关灯
护眼
    时间回到三年前,时值春末夏初,彼时两人初相见。

    纪文亭24岁那年,遇到了那个让他恨得要命的人,那人使尽了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将他牢牢困住。

    说起纪文亭,他是个画家,名气在他们那个圈子还挺大的,自小便天分出众,教过他的老师对他都是赞不绝口的,且大都是是著名画家,难得一遇的那种。据说他十来岁就进了国家美术家协会,其天赋和努力程度成正比。为人低调,不太在人前露面。在书画界的口碑很好,大家都知道,再过个十年,纪文亭一定是大师级别的人物。

    纪文亭是不知道其他人如何看待他的,就算知道也不会抬一下眉头,他不怎么在意外界的虚名,倒是经常闭门谢客,专心创作,能交心的朋友也很少。

    这天,纪文亭正在茶楼喝茶。喝茶是他的爱好之一。

    这处茶楼清幽隐谧,依水而建,清新幽雅,绿意盎然,一般人是寻不到这的,来的人大多是有点身份的人。不是老板自己认识的,就是老板朋友介绍过来喝茶的人。要说起这茶楼的主人,是纪云亭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在s市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茶艺师倒完茶纪云亭就让人走了,今天喝的是西湖龙井,他平时喝白茶的多。

    茶香袅袅,氤氲缭绕,香茗入喉,芬芳甘冽,沁人心脾,唇齿留香。

    一阵风吹来,“叮铃铃”,窗檐挂着的风铃被风发出一段悦耳的清脆声音,像一曲钢琴伴奏,在宁静中轻轻撞进耳中,清脆动听,让人心情愉悦。

    这间茶室简约又充满诗意,位置绝佳,是茶楼的主人汤明浩特意为纪文亭精心设计的,属于纪文亭专有的茶室,他只要到这边茶楼就是直接上这间茶室。墙上的挂画,桌上的插花,墙角的翠竹,以及燃着的熏香和精致的茶具等等,无一不是他喜爱的。

    茶楼临河水榭处,古朴典雅,静谧非常。透过窗静听鸟语啁啾,流水潺潺,看岸边的垂柳,天边的浮云。在一个悠闲的午后,纪文亭还是挺愿意到这坐上一会的。在这座有着千万人居住工作的大城市里,这样宁静古朴的地方少有,但也总归是有那么几处的。

    他从小跟着家学渊博的外公长大,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的习性和傲气占了七八分。喜静,不爱喧闹,不爱说话,性子也独。这两年受身边那人的影响好了一点。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望着远处拱桥上走过的两人,纪云亭想到了这句诗。可惜,自己不在山上,此时也无知己与他共煮茶。

    要说遗憾和惆怅也是没有的,只是无端的思绪罢了。他向来是习惯一个人的,多一个人反而不太自在。

    过些日子倒是可以到山上去住一段时间,正好最近有些创作灵感,山里适合沉下心去作画,亦可以过一段舒心闲适的时光。

    想到这的时候不由想起了某个待他极好的人,那人恐怕不乐意自己又要离开,这次去的话预计是一个月,之前有次在海边住了小半年,那人就过来陪他,生怕他照顾不好他自己一样,给他做饭煲汤,烹茶焚香。

    这段时间他倒是很忙,怕是没有机会和自己同去了,纪文亭不由勾了勾嘴角,笑了起来。整个人因为这个笑倒是减少了点距离感,不再像是那么恍若游离于世界之外了。

    叮叮叮,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说曹操曹操到,男友给他给电话了。

    “喂,云洲。”纪云亭拿起手机。

    “文亭,在家吗?不会还在画室吧,午饭吃了吗?”章云洲关心道。

    “没,我在茶楼喝茶,吃了,吃了,啰嗦鬼。”纪文亭笑道。

    “在明浩那处?”虽是疑问,但也差不多肯定,只是确认一下。

    “对。”纪文亭看着被风吹响的风铃。

    “那我晚些时候过来。”章云洲接着说道。

    两人聊了一下天,大多是章云洲让纪文亭要按时吃饭,劳逸结合,要适当休息,虽然快要到夏天也要注意保暖之类的。

    章云洲还想和纪文亭静静的聊会天,但另一位教授连着给他打了两个电话,估计是有事说,于是恋恋不舍的挂断电话。

    他这段时间比较忙,今天上午有课,出门得早,中午又要开会,又要修改整理,刚忙完就给纪文亭给打电话了。不是他操心,是纪文亭不让人省心。明明胃不好,还经常忘记吃饭,虽说是沉浸式在创作,但中国不是有句老话,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你还怎么继续画画,章云洲经常就吃饭这个事教育纪文亭,让人画画时也要兼顾身体。

    纪文亭家里是有阿姨专门给他做饭的,阿姨到饭点就会给他做饭,就是他不按时吃饭,放在客厅的的饭经常会冷掉,等到他感觉饿了的时候去吃饭就会发现饭已经冷掉了,他又不能吃冷饭,就会让阿姨重新做一份。他本身的身体也不太好,低血糖,长此以往,胃病就越来越严重了,经常疼得冒汗痉挛,有次还晕倒在画室。

    纪文亭创作时一般是没人打扰的,从他离开老宅就一直跟着他的秦姨一直深谙他的生活习惯,很少会在他创作的时候打扰,最多就是敲门叫他。

    章云洲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纠正纪文亭的这个毛病,打电话让纪文亭吃饭更是常态。在又一次因胃病疼得打滚之后,在章云洲的强制要求和陪同下,在医院养了一段时间才慢慢好转。后来纪文亭自己到点就去吃饭,外出去别的城市,跟在他身边的袁盛也会特意提醒。

    纪文亭上午刚完成了一副画作,心情还是不错的,到茶楼坐上几个小时,说不出的惬意自在,就坐着发发呆赏赏景过了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