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家人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

    将小宝安顿好,又安慰了惶惶不安的余秀莲,周小满两口子这才有机会休息。

    余安邦坐在床边泡脚,还在说黄鳝的事。

    “这两天,咱们找个空,跟你一块回一趟娘家。咱们问问岳母跟大舅哥,能不能再多做点地笼子。三天送二十斤黄鳝,运气好倒是没事,要是运气不好,六个地笼子可能就弄不了这么多。”

    周小满回来的路上,也在盘算这事。

    三天送二十斤,一斤四毛三,一个月下来,就有八十几块钱。要是运气好,人家再追加,可能就上百块了。

    一个月百来块,半年时间,就有好几百了。

    周小满想想,先乐了。

    “行,明天等小宝好一点了,我们就出门。等这事完全定下来,我们找个时间,买点东西,上门谢谢干妈干爹。”

    余安邦也点点头。

    “确实要好好谢谢人家,到时候我去外面搜罗下,看有什么东西合适送人。”

    又说起做地笼子的事。

    “工钱这回先给了,我来说。”

    也省得岳父岳母不肯要。

    这个,周小满自然没啥好说的。男人给她做面子,她欣然接受就是。

    第二天,小宝没去上学。他侍病而骄,非要周小满亲自给他穿衣服,又要喂饭,只把一旁的余安邦气得牙痒痒。

    周小满倒觉得没什么,小孩子撒撒娇,太正常了。

    她耐心陪着小宝,又是哄,又是骗,终于将人弄睡了。

    下午,两人带着家里最后剩下的一点蜂蜜,山莓酱去了周家。

    周父母自然是欣喜不已。

    听说女儿女婿还要做地笼子,又有那样的大买卖,只有高兴的,当时就拍胸脯保证,会抓紧时间给二人做好。

    当然,也有人不高兴。

    比如邱蝴蝶。

    她听说周小满搭上那样的大买卖,心里就酸得不行。

    周小满明明姓周,有那样的干爹干妈,不想着怎么帮衬着娘家,反倒要从娘家薅羊毛,简直就不是个东西。

    她趁着没人的时候,拉着周小丽说悄悄话。

    “你说你姐,真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这样好的事,怎么也不想着娘家点。你想啊,要是咱们家每个月有这么多钱,将来你出嫁,那嫁妆是不是就丰厚好多。小丽,嫂子真是替你不值。”

    “你说咱们家,难道就她周小满长得最好看?奶有什么好吃的,只记得她。去年她出嫁,你还记得不,啧啧,只差陪三大件了。”

    “她嫁出去就是余家的人,当然要想着余家。嫂子嫁过来,还只想着你们邱家?”周小丽听得烦,直接怼了回去。

    邱蝴蝶的脸就僵住了。

    她讪讪为自己解释。

    “我,我哪里就想着娘家了,嫂子是为你不平,说起来,都是周家的女儿,都——”

    “嫂子这么为我抱不平,怎么不去跟爸妈说,跟奶说。”周小丽又顶了一句,甩袖就走。

    “诶,小丽,你这是咋啦,小丽——”

    身后的声音还在继续,周小丽却是一个字都不想听。

    她当然知道奶心里只有姐姐,这个,她都已经习惯了。大伯家几个堂哥堂弟在奶面前都没她姐有面,她嫉妒个啥。

    主要是爸妈跟大哥,他们都太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