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众人循声望去,竟是理国公主段紫绮所言。

    感觉到十几道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段紫绮亲身,颔首向慕卓然说道:“庄妃娘娘早已名满天下,小女子今日得以一见,若不感受娘娘风姿,岂不遗憾?”她说话不卑不亢,不含糊,不失礼。

    秦凤翎打量这个丫头,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几岁代表理国前来,应该机智有余,不过自己确实没什么可以展示的,自己名满天下也只是身世之说。

    “庄妃,素来养在深闺,朕还不知她有何巧计,怎就名满天下了?”慕卓然沉稳开口,脸上带笑。

    “自是民间奇谈。”那位公主回答。

    “既然娘娘怀有绝技,何不你大方在我等蛮野之人面前展示展示,让我们也开开眼界。”呼楞接话,刚刚那位妃子的舞技和琴技自是自家妹子所不及,若是这庄妃出个丑,自己的面子不也挽回许多?

    “就是就是。”穆思佳点头附和。

    一直没有过多表现的圆融土司出来解围,“庄妃娘娘可是病了,脸色不佳,若是这样就不要勉强,大家还是喝酒看舞蹈吧。”

    可是秦凤翎一直体态健康,面色红润,那又不是面色不佳之说?圆融土司说话,就是让慕国无路可退。

    秦凤翎和慕卓然对视一眼,站起来说:“谢圆融土司关心,嫔妾这段日子偶感小恙,身子乏力,就不以歌舞助兴。趁此月圆之夜和六国欢聚之时,愿作诗一首。”

    本就知道参加这种宴会,就是兵不血刃,言语之间意气罢了,没想到自己又成了靶子。她只能无奈应下,慕卓然一味相护,也并无大用吧。

    一群人,自然是颇有兴致,怀有期待,看着秦凤翎走到大殿中央。

    她站定,才小心踏出第一步,随即吟出一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没办法,她从小一个职业杀手,怎会多才多艺,很多知识,还是来到这个世界恶补的,这种情况下,只能抄袭李白大人的名作了。

    清亮声音传出,诗句铿锵有力,不像深闺女子所作,众人已然心惊,心中暗自称妙。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语气低沉下来,带和诗的意境一样,带着些悲凉的味道。第二句诗落定,她又停下。

    环视四周,除了记录诗作的小官在后面挥毫泼墨,所有人眼中都带着惊讶盯着她,心情还沉浸在清青丝白发的人生沧桑中。

    她宛然一笑,倾国倾城,师如其人,充满大气之美。

    再踏出一步,才轻轻吟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话完了,她已经走到旁边理国公主的坐席旁边,为她斟一杯酒,温柔地对她一笑。

    段紫绮略带尴尬,本来是想开开玩笑,想让她难堪,没想到庄妃果然饱读诗书,偷鸡不成蚀把米。

    一杯酒饮尽,段紫绮报之以真诚的微笑,秦凤翎才走开,跨出第四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诗,也是她的座右铭,所以说出来极具气势,整个人都散发着灵动和自信的光芒。

    到这里,几国来使就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中原的诗作早已传入各族部落,众人纷纷效仿,才子辈出,不过,诗作的意境远不如面前女子,胸怀大气之人,才会有如此力作。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她微笑,这句诗,和现在的场景正好吻合,他抬头看慕卓然,那人目光灼灼盯着她,脸上的笑意,深不可测。

    “敬酒莫停歌一曲,会须一饮三百杯。”这句诗稍作改动,却更生动贴切。

    五国和睦,随着诗作的意蕴,遥遥的举杯共饮。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两步疾走,也是两句诗从唇齿倾泻,她的笑意,让人如沐春风。

    “花马麾裘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最后一句结束,秦凤翎已经回到座位,玉手捻起酒杯,敬在座一杯,才款款坐下。

    不得不说,这首劝酒诗,用语之巧妙,意境之高远,是男子尚不能及,大家除了鼓掌,别无想法。

    有甚者也在思考,慕国一名女子,才高八斗,更何况男子?想及此,对于慕国的归顺合作之意,只会更甚。

    “众位不要辜负庄妃的心意,今晚一定多喝几杯,不醉不归。”慕卓然首先举杯,又让礼部尚书叫歌舞和丝竹表演。

    庄妃一首诗,让原本冷却甚至角力的局面缓和,只当这场宴会,纯做接风洗尘,国事上的讨价还价,还是明日再议。

    这一夜,宾主尽欢,大获成功!

    而端妃和庄妃,又是名声大噪,皇帝封赏,一时风头比皇后还盛。

    庄妃在我宴会上表演的曲子,传入民间,成为大家闺阁之中,小姐们争相学习的热门之选,一时独领风骚。

    而秦凤翎作的诗,在京城被各大秀才传抄,诗人雅聚之时,庄妃之名时常提起,也有才子被这首诗的风姿所倾倒,为伊消得人憔悴。

    宫里人心照不宣,庄妃娘娘,毫无悬念,再次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