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品性坚贞正派,才情气度精明强直,善于理顺各类文书簿册。

    贞观初年,大理寺缺一名副职,唐太宗说:“大理寺审理的案件,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戴胄清正刚直,就这个人吧。”

    当日就任命戴胄为大理少卿。有一天,长孙无忌被太宗召见,没有解下佩刀就进入东上阁门。

    尚书左仆射封德彝定罪认为:监门校尉没有发觉,该判死罪;长孙无忌罚款赎罪。

    戴胄反驳说:“监门校尉与长孙无忌二人所犯的罪性质是相同的,臣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帝王面前都不能强调什么失误。

    法典明确规定:供皇上用的汤药、饮食、舟船,即使是失误也都得处死。

    陛下如果记念长孙无忌的功劳,要原谅他是可以的。如果只是处罚长孙无忌,却处死监门校尉,这样判决,不能说是符合法典规定。”

    唐太宗说:“法律是天下人公有的,我怎么能偏袒皇亲国戚呢!”

    于是下令重新议论二人之罪。封德彝坚持己见,唐太宗打算许可。

    戴胄急忙争辩说:“不能这样处理。监门校尉是因为长孙无忌才获罪的,按法律规定应从轻处罚。

    如果都算失误,就不该只处死监门校发尉。”

    因此,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二人都被赦免。

    当时,参加取士选官的士人们都聚集到京城来,有的士人假报资历出身家世或造假凭证,希望获取委任。

    唐太宗下令,准许这种人自首;如不自首,一经查实就处死。不久,有个作伪得官者行为败露了,罪证完备后,戴胄按照法律判处流放。

    唐太宗责问戴胄说:“我下了命令,作伪者不自首一经查实就处死,可你现在却只判流放,你这是向天下人宣示我讲话不讲信用,你是卖弄权力去讨好人呀?”

    戴胄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如果立即杀掉他,那就不是我的职权所管得了的。

    可是,既然已经移交给我处理,我敢毁坏法律吗?”

    唐太宗说:“你自然是恪守法律了,却让我失信于天下人,你说怎么办?”

    戴胄说:“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公布最大的信用的,您的话只是发泄了一时的喜怒情绪。

    陛下出乎一时情绪激动打算杀掉他,冷静考虑觉得不能这样做之后押送大理寺依法惩处,这正是克制个人情绪而留存大的信用。

    如果曲从个人情绪,背离法律所应有的信用,我就要替陛下惋惜了。”

    唐太宗听了大受感动而醒悟,赞同了戴胄的说法。

    贞观六年,戴胄被调任尚书左丞。唐太宗同情他家贫困,特地下令赏赐给他十万钱。

    以上为旧唐书所载,而今正是贞观元年,戴胄正职大理寺少卿职位。

    沈默进屋,一见戴胄就顿觉眼熟,那天上朝,除了长孙无忌,杜如晦和一众老将外,就属这个戴胄给沈默的印象最深。

    (满朝堂之上就属他向李世民奏报的事情最多。

    小到寻常百姓打架斗殴,大到朝中文武违法乱纪,就没有他不敢报的。)

    “下官沈默见过大理少卿。”

    (来之前沈默特意打听过这戴胄的职位。)

    一见沈默施礼,戴胄也从椅子上站起,双手将沈默扶正,然后还礼说道。

    “沈博士无需多礼,你我同为陛下臣子,今后还要多打交道。”

    “敢问戴少卿,下官需要做那些职务。

    陛下圣旨中只是要求下官任职大理评事,可下官对这官职不甚了解,还请少卿示下。”

    戴胄性情耿直,不然也不会敢于直颜上柬,见沈默一来,并未像其他家中子弟一般先拉关系。

    而是直接询问自己应该做什么,心中不免对这沈默有了一丝好感。

    “沈博士,你先前协助国子监同僚编撰字典一事老朽早已知晓。

    可是这大理寺之事与那编撰之事毫无关联。

    你就先去执事房观摩一下,协助那些同僚,熟悉一下职务吧。”

    沈默拱手告退,又跟随陪同的青衣随侍前往戴胄口中的执事房。筆趣庫

    往执事房走的这一路,那随侍口中还喋喋不休。

    “沈博士,下官早已得知你的名号,没想到还能与你在一起共事。

    下官自幼家贫,家母典当家用才为我寻得名师,识字之途艰难无比。

    忽听闻沈博士研发编撰的字典,能够使寻常子弟也能识字,下官激动无比。

    若是早先能有此书,家母,家母也不至于饱受饥寒。

    昨日就已得知那字典成书,还未有幸一观,沈博士可能详解一二。”

    这两日国子监将那编撰好的字典初册,送给了沈默不少。

    沈默也研读了两天,认识了不少常用字,身上还随时带着一本。

    (为免遇到不认识的字,随时带着好查询。)

    一听这随侍的话,沈默直接从怀中取出本一尺见方,拇指来厚的书籍,递给身旁的随侍,正是贞观字典一书。

    “这就是那字典初册,萌陛下恩赐,得贞观之名,具体详由一时半会儿也跟你说不清楚。

    我还要去执事房熟悉职务,你且拿去观摩。”

    青衣随侍双手接过贞观字典,小心翼翼的捧到眼前。

    “多谢沈博士借阅,下官定会好好翻读,待沈博士下职时归还。”

    说完便从袖口扯下一截衣袖,将贞观字典包裹起来,然后继续带路。

    沈默有些吃惊,字典一书固然珍贵,可也不至于这般珍惜吧。

    这是沈默不知,大唐初立,前隋时所存的书籍,不是在战火中焚之一尽。

    就是被崔卢郑王这样的世家所珍藏,流传世间的书籍稀少,不然也不会出现世家垄断士子之心的事了。

    青衣随侍得沈默借书,看沈默的眼神更加毕恭毕敬。

    将沈默领到执事房后就退后,准备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去观摩那贞观字典。

    执事房内站有四五个中年男子,各个身穿浅青色官服,与沈默同级。

    “诸位同僚,某名沈默,萌陛下恩赐,前来大理寺任职,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同僚不吝赐教。”

    这几名中年男子听到沈默的话,纷纷放下手中的笔墨或书籍,抬起头来看向沈默。

    其中一个管事模样的人率先张口。

    “我等久闻沈博士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青彦俊秀。

    老夫名硕雷,忝为这执事房管事。

    在沈博士面前,赐教一词愧不敢当,我等比起沈博士只是空长几岁而已。

    既然沈博士被分配到我们执事房,那老夫也不再客气。

    近日事物繁忙,就不再叙旧,等处理完公事老夫再做东。

    请沈博士一聚,探讨一下那字典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