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天赐在天下大定之后,终于决定抛开尘世间的枷锁,游历天下,寻找传说中的修真者。

    之后的一年里,李天赐化名“木子”,改头换面,一身儒生装扮,游遍了大赵的名山大川,拜会各路高手。虽然在武道上有了极大的进步,可是却没有得到修真者的确切信息,只是从一些零落的资料和模糊的传说当中推测出两点:一是千年前的那场惊世大战是由修真者引发的;二是大战后所有的修真者都消失了,而他们离开的方向都是向着西方的百万大山。

    “也就是说修真者可能存在的地方在西方,只要我向西寻找,就有机会找到修真者!不过百万大山中危险极多,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李天赐于是开始学习如何在森林中生存的技巧,并准备各种药物。就在这时,江湖中传出,西南百万大山边缘突然出现了一个邪教,他们四处抢掠财物和少女,当受到正道高手攻击时就会逃往百万大山深处。

    李天赐心中一动,决定前往西南查探这个邪教的底细。

    这一天,二十五岁的李天赐,来到了西南海边。

    在海边的一个小村庄里住了下来,四处打探邪教的消息,虽然得到了诸多邪教作恶的罪证,却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无法可想,他只好采用“守株待兔”的蠢办法。

    李天赐时常抱着手中的宝剑,立于浪涛前的巨石之上,静静的看着巨浪排空、涛生云灭。

    经常拔出长剑,仔细的擦拭、抚摩。这把宝剑陪伴李天赐近二十年了,现在也光华不在,黑黝黝如同一把平凡的铁剑。只有在李天赐输入内力的刹那,才会爆发出璀璨夺目、无坚不摧的剑芒!

    这把李天赐亲眼见证其诞生的无名宝剑,他每天都向其灌注内力与心神,经过了二十年的培养,终于与李天赐产生了一丝微妙的联系。

    李天赐握着它,就像是手臂的延伸;而在静心感悟时,却可模糊的感受到它对自己的亲近、依恋。这种感觉虽然微弱,却是真实无比!

    “也许再过几十上百年,你就可以诞生出传说中的‘剑灵’了!”李天赐对着手中的宝剑喃喃说道,“可惜,到时候我恐怕已经成了白骨一堆!”

    日子一久,村中的大人都觉得这位“木子”先生真是个怪人:像个博学的夫子,每天都认真的读书写字,温和有礼的对待每一个人;而且每天都勤练武功;又时常一个人跑到海边的岩石上去发呆,而且一呆就是大半天……

    这天,李天赐从岩石上观海回来,发现村子里多出了一群人。男女老少十几人,有僧有俗,有佛有道,个个容貌古怪、举止异常,而且还都带着家伙!

    村里人心惊胆颤了半天,后来见他们虽然大都凶神恶煞的样儿,却也懂得规矩、识得礼数。这才安下心来。

    李天赐知道这些人都是为了对付邪教而成立的“正气盟”中的成员。他一眼就看出了这群人的深浅,轻轻摇摇头,转身走开这些年的游历,所会之人,不是一代宗师,就是天资绝顶之辈。对于江湖上一般所谓的“高手”,李天赐早已不放在眼中。

    这群武林人士在小村中住了下来,每日里东察西访、早出晚归,闹的村中不得安宁。

    李天赐却不受半点影响,照常的练武习文。

    那群“高手”见到李天赐练剑,高声嗤笑:“这算什么剑法?东刺西砍、杂乱无章,动作僵硬,而且还慢如龟爬,简直连三岁小儿的胡乱挥舞都不如。本大侠吹口气就能破掉。”

    之后便对李天赐彻底的放心了。

    十天之后,这群大侠中午时分便回到了村子,不过却是一路蹒跚、个个带伤,还有数人是被抬着回来的!

    李天赐看着这一群残兵败将,在微微皱眉的同时也有些兴奋:“也许我很快就能找到邪教的线索了!”

    之后又有些犹豫:“是不是把这群‘大侠’都赶出去呢?用他们做饵,一定可以钓出邪教的人。但他们留在这里,早晚会给村子带来大麻烦!”考虑到最后还是决定再等等看。

    “大不了再开一次杀戒就是了,这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子,我是一定要保全下来的!”

    果不其然,第二天便有一群人杀了过来。

    村民们惊恐不安,各家都紧闭门户,不敢发出一丁点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