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外院的丫鬟婆子们面面相觑,看着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劝。

    天上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浇得人心烦。

    此时我倒是想起母亲的好来了,若她此时不是在宫里,而是在公主府,我上门打个秋风也能一解燃眉之急,偏这运气两字实在是妙,‘运’中间有个云,所以好运气从来都像云一般飘忽不定。

    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我摇一摇头,让徐嬷嬷拿着账本,把府里剩下的丫鬟小厮,还有在宋家守门,刚被我一起喊来的下人们都聚在了中堂,看着他们这副不知所措的模样,我把账本放在桌子上,玛瑙也抬了一箱子碎银子走过来,将盖子打开,露出里面亮闪闪的银子。

    我道:“诸位也知道,主人家最近出了些事情,一时半会的也理不清个头绪出来,我想着总不能这边吃苦也带着你们跟我一起受难,不如咱们今日敞开天窗说亮话,把各位的银子结了,大家各奔前程,总比在我这里熬日子强。”

    我话音刚落,堂屋里的人就跪倒了一大片。

    有几个看起来分外忠心的,甚至都哽咽出来。

    我轻轻叹口气,令识字的琉璃跟着徐嬷嬷一起按照上面下人的名字,一一读出来。

    宋家的大部分人都被我遣送回去了,其中包括我分派出去守门的人,这些都是不忠心的,我一个都不留,老夫人身边只留下四个跟了她大半辈子的嬷嬷和两个丫鬟,膳房、马房还有绣房的人都是拿银子办事儿的,结算完钱,他们给我磕了个头,直接走了。

    而我这边,首先嫁妆里带过来的六个下人肯定是要留着的,身边平时伺候的四个丫鬟,我分了两个到老夫人那边服侍,这头只留玛瑙和琉璃还有徐嬷嬷,其余的顶了别的伙计干。

    这天快如黑的时候,无论我是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角落里两三个关系好的丫鬟们正抱在一起哭,听的我也跟着心酸起来。

    我是不怕吃苦的,没人伺候那我就自己动手,但我怕老夫人那边不舒坦,所以我收拾好了一匣子金银细软后,抱着它们去了老夫人的屋子。

    “娘。”我轻轻喊道。

    宋老夫人的眼睛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睁开,我见她是醒的,便搬了个杌子坐在了她身边,道:“不知娘知不知道今天下午的事情,我想着,家里面最近也困难起来了,难免会有照顾不到娘的地方,不如我给爹写封信吧,让他们把娘接回去,也好不遭罪。”

    “你怎么想?”她慢吞吞的问我。

    我低头道:“媳妇儿自然是听娘的,您说什么,我便做什么。”

    “哦……”她挪了个地方,脑袋靠在秋香色镶金丝的软枕上,呆呆地盯着床柱上好一会,对我道:“那娘便不走了,大郎还没回来,娘不放心。”

    一百五十三

    在宋大人书房之前当差的小厮元暮是个聪明人,我交代给他的事情事无巨细,从来都办的妥妥当当的。

    他还有个绝活,就是在这京都内外,三教九流无论是什么人、什么事儿,他都能帮我打听出来,这点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来说实在是很重要。

    故此,我便交给他一个能让我偷偷见宋大人一面的活儿,并且把这段时间变卖家产得来的银子都拿了出来。

    我经过这大半年的相处,是看的清清楚楚的,刑部、大理寺、督查院的这帮官老爷根本就是有意为难,今天把我推给这边,告诉我找他管用,明天又推荐给我其他人,让我给他们拿银子,说到底,我即便是把整个宋家都送给他们,想必都敲不开他们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