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诺岳和同学们尽情地游玩了一个上午,中午的时候,又在公园旁边的洞庭酒家享受了一顿家乡风味的午餐。

  等他们吃完,服务员小哥麻利地收拾好桌子,再摆上他们要的瓜子、花生和西瓜,然后给每人换了一杯新茶。看到他们没有别的要求了,服务员小哥笑着说道,“大家慢慢聊,有事情就叫我一声。”然后就走出包间,关上了门,把空间留给了王诺岳他们。

  服务员一走,包间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学校和生活中的趣事。一年前,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上着同一个学校,学着同样的课本。现在,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上着不同的大学,学着不同的专业,每个人都有许多东西要和同伴们分享。

  王诺岳端着茶杯,静静地听着同学们的故事。他沿着桌子看过去,赵小雅,星城;汪翰,江城;夏薇薇,庐州;吴晓月,武林;许英杰,金陵;刘远,羊城;柳子邵和自己,魔都。八个人,分布在七个城市,这些城市里的高校超过了一百所。王诺岳在心里计算着高校的数目,脸上露出了笑容,觉得自己的惠多网前景o很美好。

  现在,1991年,虽然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万维网(Web)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国际网络)已经相当发达了。花旗和欧洲的高校,研究机构,还有大公司纷纷设立自己的BBS和论坛,用户可以在他们的BBS上讨论问题和下载技术文档。

  为了利用这些互联网资源,王诺岳特意雇佣了今年去UIUC留学的学长廖峰,让他去下载资料。七月下旬,廖峰去了花旗,八月初,他就寄来了第一个包裹,里面都是他从一些大公司的BBS上下载的技术文档,其中包括了Intel的芯片说明,微软的技术文档……

  当王诺岳接到一个100M硬盘后,他并不想独占这些资料,而是想把它们分享出去。在他印象里,现在华国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经常是拿到了某种芯片,却没有完整的文档,经常因为芯片的引脚定义而犯愁,要靠猜测和不断的尝试,才能找到答案。

  但在没有万维网(Web)的情况下,如何分享这些资料也是一个难题。王诺岳最后想出的方法就是惠多网。虽然他一个人建设不了互联网,但他可以在高校中架设拨号BBS,再通过惠多网(FidoNet)把这些BBS联系起来。然后在BBS上分享这些资料,让它们在高校中扩散出去。

  “王诺岳,想什么呢?”看到他半天没说话,夏薇薇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回过神来的王诺岳点点头:“是有一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王诺岳打开自己的书包,从里面抽出装订成册的资料,拿出其中的一份,交给了夏薇薇。

  “什么资料?我看看。”许英杰看他拿出资料,伸手过来拿走一份,同时抱怨道,“看你带了包,还以为你给我们准备了礼物呢,结果居然是一叠资料。”

  其他人看到三个人的动作,停止了聊天,看着王诺岳。

  “诸位,我有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对你们都有好处。”王诺岳一边分发资料,一边真诚地说道。

  “这句话听上去很耳熟啊?”刘远一边接过资料,一边扭头对汪翰说道。

  “那是因为去年有人让我们干活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汪翰笑着说道。然后他看着王诺岳,“事先申明,你再要我做高考题,我只能保证去年的七成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