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老吴为老杨捏了一把汗,老杨满不在乎,反正不会砍他的头,反正说的是实话。

    与此同时,一大批专家学者带着任务走出高墙大院,走向田间地头,他们要了解农村到底有多穷,农民到底有多苦,农业是否真危险,这是老杨的危言耸听还是现状,中央希望得到更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结果证明,只有农民最了解农村,只有老杨,最敢说真话。

    江浙省,因为私自给员工发奖金入狱的老夏被宣布无罪释放,当他得知自己出狱的历史背景之后,专门感到千里之外的苏北拜见了老杨,在参观完毕皮鞋厂之后,特别是和老杨交流之后,被深深打动。

    他也知道,在皮鞋制造这个领域,既然有了老杨,他如果再办厂,无论怎门努力,也无法撼动杨庄皮鞋的地位,当晚,在招待所,他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呐喊,这正好被来邀请他共进晚餐的老杨听到,老杨说道:“诸葛亮和周瑜是因为不同的阵营产生了对立,我们都是党员,处于同一阵营,为什么不能携手共进?”

    老杨成功的邀请到老夏加盟,不但为企业注入活力,而且在媒体上再次做了免费广告。

    老夏走马上任不久,老杨接到省里同志,参加一个高级别的会议,回来之后,老杨每天乐呵呵的笑,就是不愿意透露会议内容。

    一个月后,中央出台关于农村改革的文件。

    作为文件的受益人,杨庄农工商总公司还是全国唯一的股份制试点单位,每个杨庄人也获得了股份,老杨也按照自己的贡献额外获得了股份,大家谁都没有意见。

    在和杨威商量之后,在公证处,老杨做了如下公证:“我的一切资产,一切得益,除了工资,毫不保留的作为党费交给杨庄村委会,作为杨庄以后老年事业发展的公益基金。”

    原先老杨的子侄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好处,在这份公证书流传之后,知道最后的幻想破灭了,只能认真工作。

    在此同时,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民族工业,加强税收,打击走私的文件,尹氏商贸进入了公安机关的视野。

    特别是上层人事调整之后,尹劲草的保护伞没了,从广东到苏北,海关反走私警察展开了联合行动,抓获了一大批犯罪分子,把这颗毒瘤连根铲除。

    得益与苏北这边转型早,去年就已经进入自我制造,不再依赖走私,所以政府没有采取大的动作,尽管如此,老尹他们还是被判了缓刑,没收了个人资产,企业罚没充公。

    影响苏北经济发展的一根毒藤被砍掉,没有人再羡慕意外之财,发展踏上了快车道,虽然各地企业规模不大,都是轻工业产品,但是主要吸收农民就业,劳动成本低,竞争性强,企业有生命力,发展势头凶猛,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

    马明同志在回报的时候说道:“今年以来,特别是党校市长书记经济工作培训班之后,农村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城市失业人数显著下降,大批农业人口进入工厂,工农业紧密结合,开创了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经过总结,我们做大了以下一点……”

    这种模式,后来被经济学家总结为“苏北模式”,而提到苏北模式,必然要提杨庄,必然要提老杨。

    老杨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他的中年,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给社会,给集体,给党,做出了贡献,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好人不长命,年底,老杨出差时,身体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而去。

    闻知消息,镇领导来了,县领导来了,全省所有的市领导都来了,省委主要领导受中央和政事院委托,不但送来花圈,而且亲自主持追悼会。

    在他的追悼会现场,杨威已经没有脑子记录谁来,谁没有来,他只知道,在失去了父母之后,他再次失去了自己的爷爷。

    当葬礼结束,省委领导把那面曾经覆盖在老杨身上、各级领导签名的党旗,整整齐齐的叠起来,交给杨威留作纪念,那一瞬间,杨威明白了,这就是组织,这就党给予爷爷最高的礼遇。

    一个高人说“威”字克人,杨威于是改名“元道”,“元”是他的辈分,“道”是他希望天道能够保佑杨威。

    杨庄没有亲人了,元道要离开杨庄了。

    为了防止惊动大家,杨元道一大早悄悄离开,但是在路口,在即将要离开杨庄的路口,他愣住了。

    县委的书记来了,县长也来了,厂里的工人来了,全杨庄的老人都来了,他们来给元道送行,知道内情的领导指着元道身上唯一的书包告诉大家:“老杨什么也没有留下,留给杨元道的就是一个书包,没有任何财产。”

    大家被老杨的高风亮节感到,再次留下滚烫的泪。

    最后,书记说道:“孩子,你永远是杨庄的人,我保证,只要杨庄有的,你都有,无论是土地、房屋、富裕还是荣誉,大家都等着你,你一定要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