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宿命?是不是冥冥之中许多事情都已经注定?

    虽然唯物主义告诉人们,所谓宿命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但有的时候,尤其是人们寂寞孤独困惑无助的时候,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释出现的种种事情,只得将其归结为宿命。

    6长风觉得,就是自己的这番长考,到底是主动触,还是被动触?是不是冥冥中就会有这样的思考?

    不然的话,为什么早不思考,晚不思考,偏偏这个时候思考呢?

    但另外一方面而言,任何一个特殊的时刻,其实都是一个普通的时刻。任何一个普通的时刻,其实都是一个特殊的时刻。

    或许这就是辩证法。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这样的情况。

    当你迷茫无助、彷徨犹豫、孤独寂寞的时候,当你遇到失败、挫折、打击的时候,你是如何面对的呢?

    一方面,你是不相信命运,执着的抗争吗?伟人曾经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与自己奋斗,何尝不是其乐无穷呢?

    有了一点点小小的失败和挫折,就想放弃,这岂是智者和强者所为?

    与命运抗争,不轻言放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的故事,誓不向命运低头。

    成功的道路上,历来都是艰难而又曲折的。很少有像一条大路一样,不费任何吹灰之力就能到达地点的。总会有这样或者哪样的问题出现的。

    俗话说的好:好事多磨。西方谚语也异曲同工的说:罗马非一日之功。

    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要注意道路是曲折的。

    另一方面,如果抗争无效,你就由此相信命运了吗?

    虽然有了上述种种信念和心理暗示,对于挫折和失败并没有完全的放弃和不抵抗,也有过抗争,又有过奋斗,但还是失败了。

    这时的你,是相信这就是命运的安排,随遇而安,就此随波逐流,还是继续与命运抗争呢?

    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够坚定自己信念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因为没有那么多有顽强自我的人。

    弗洛伊德说过,人有三个阶段,本我、自我、我。本我是原始状态的我,自我是现实状态的我,我是理想状态的我。要想达到我,克服本我,就必须有一个坚强的自我。

    任何人的成功,都缘于有一个坚强的自我,任何人的失败,也都缘于没有一个坚强的自我。

    6长风想,道理就是这么的简单,为什么还会有人失败,有人成功呢?

    到底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呢?至少在6长风而言,他认为是前者。

    没有人是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失败者。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可能与天赋有关,但更多的是与后天的努力分不开的。如果还是没有成功,除去一些偶然因素外,更多的还是要从自身上找原因。

    6长风在反思,为什么自己的成绩不是那么好,不是那么稳定呢?接受的教育大体相同,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都是在同一个教室学的,为什么大家的成绩还是三六九等、参差不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