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然而在儒学当中,孔子是谈论人性问题的第一人。

    在《论语》中有两处明确的记录。

    一处是在《论语·公冶长》中,据子贡回忆或转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另一处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虽然谈到人性问题,却并没有说明人性的善恶。

    孔子说的性,应该是一个中性的,这可能与儒家主张的是中庸思想有关,所以性往善、恶两个方向发展都不太重要。

    正因如此,后来孟子和荀子才可以发展出性善与性恶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而他们又都自认为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人。

    孟子是主张性善的,他首先证明人人都有向善的一面,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其次说明人有四端,且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

    《孟子·公孙丑上》中“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最后,他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当然,孟子并不否认恶的存在,他这种是最为正统的儒家学说,也是符合大环境的,即,封建阶级的统治。

    与孟子相反,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欲必有争夺,这就是性恶论的根据。

    性恶论形式上说凡人之性皆恶,实际却分王公大臣与庶人为两大类,士以上属知礼类,照荀子的说法人性原来是恶的,因为他们学礼与为礼,恶变为了善,这种行为善的人可用礼义来对待。

    庶民百姓,属于不知礼类,因为他们不学礼不为礼,所以始终是性恶的,这种行为不善的人,必须用刑罚来制服。

    荀子又分人为圣人、中庸、元恶三种。圣人能自动校正本性,制作礼义,中庸能够受教化知礼义,元恶不受教化不知礼义。王公大臣的子孙如不学礼义,应归于庶民,庶民子孙若学礼义,当归入卿相士大夫。

    后来儒家出了一个“理学家”,“大牛人”朱熹,朱熹认为这孟子和荀子的理论都是“半截子人性论”,用“论性不论气不备”和“论气不论性不明”来分别批评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当然了这些暂且不说,辕固生是纯正的儒生,他不是朱熹那个有些“不要脸”的“学者”,一代“大家”,敢于明目张胆的和祖宗对着干。

    所以辕固生说不出来,不过辕固生也不是好相与之辈,直接平复了一下心情,方才笑着说道:“晁郎中果然是牙尖嘴利,一张利嘴说遍天下,令老夫心服口服。”

    “不过老夫想要问的是,你是如何认为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还有你认为儒家日后该如何发展?”

    晁补之闻言微微一笑,辕固生此人果然不愧是老狐狸,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我答不上来你的问题,那我请教你总可以了吧!

    你如果也不会,那行,现在咱们处于同一个水平,谁也别嘲笑谁。

    可是晁补之是什么人?怎么能让他如意?

    于是晁补之笑着说道:“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人性的本质,我曾经在一本名为《马·恩选集》的书上见过,里面的一句话写的我认为非常得对。”

    “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本质是没有善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