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六章nbsp;nbsp;nbsp;向导

    夜,寂寞无声。

    已经躺在床上休息了,王嘉成才想起放在冰箱上的中药的事,回来后竟然忘记了询问,满不是滋味的后悔,也只有明天起来之后在询问父亲。

    这一觉就睡到了太阳挂在天上,当王嘉成醒来之后,整个人懒散的不想动,揉着睡眼朦胧的眼起床,打着哈欠出了卧室,发现客厅的餐桌上摆放着豆浆油条,连叫了两声爸,没有回应,快步上前将主卧的门用力一推,里面空无一人。

    “这么早就走了。”摇摇头喃喃说道,“看来只能等回来后再问了。”

    ………………….

    当王嘉成带着阚义赶到锦江公园路口,安娜早已等候多时了。再看到他出现的一刻,脸色很不友善。

    “王,你怎么才来?离约定的时间都过了三十分钟,难道你不知道最起码的要求要遵守时间吗?”

    “安娜对不起!是我迟到了,请你原谅我好吗?”

    身后的阚义一听,急了,上前一步,刚想要说话,却被王嘉成一把拽住手臂,又咳嗽了一声。阚义一听,满脸不情愿的向后退去,扭过头不看他们。

    安娜装作没看见,也没说原谅和不原谅的话,不过脸色缓和了下来,说:“王,你对我们今天的行程怎么定的?”

    “哦,”王嘉成心头一喜,笑着说:“我早就考虑好了。咱们今天先去看古迹,然后去喝茶,看戏。”

    “古迹?嗯,不错。喝茶看戏是什么?喝茶是像我Dad那样喝茶吗?”

    “喝茶是我们本地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是想让你领略一下。”

    “那看戏也是本地的戏了?”

    “对!不过要把古迹都看完,估计一两天的时间是不够的。”

    “是这样啊。”

    对王嘉成话里的意思,安娜是听明白了,是要看自己有没有足够的时间,然后他才能做更具体的安排。

    “我预订车票的时间是在后天,所以不能在这里停留过长,两天时间,最多三天。”

    “那好!我们今天就先去武侯祠,草堂寺,然后去文殊院。”

    “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武侯祠,草堂寺离的很近,如果不耽搁,按照正常时间足够去文殊院。这是王嘉成计划的一部分。

    安娜没来过蓉都,不清楚这几个地方,更听不懂什么祠,什么寺,还什么院的。在她想来都左右不过都是古迹罢了,跟她到过的没什么区别,想着早点看完,也好早点回来休息。

    本来王嘉成想让她体会一下“自行车王国”,可等他提议出来,没想到安娜先是兴奋,跟着变成了沮丧,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不会骑自行车。结果,选择的交通工具只能是公交车了。

    这一下就打乱了王嘉成的计划,心中直摇头,今天说什么也完不成了,看来这个向导也不好当啊。

    此时,早已过了早上上班的时间。一行三人乘坐的1路公交,也还是人满为患。在这路公交上大多是从火车站上车的人,大包小包的将车厢塞得满满的,全都是人挤人,肉挨肉,连转个身都困难,还闷热无比,夹杂着各种气味。

    下车的地方就是武侯祠,现在国内还没有黄金假期的说法,来旅游的人除了稀少的外省外地的人,就是组团到天朝的国外的游客。买票进去之后,里面树柏森森,清风拂面,一派世外桃源,让人的心境一下就变得清凉起来。

    进去之后,王嘉成自然充当起解说员。讲解这段历史,对每一个蓉都人来说,对祠堂内那位代表智慧化生的诸葛武侯,谁都能绘声绘色的说上一段。

    相对祠堂管理所的解说员,王嘉成的解说自然要丰富得多。因为这些公职的解说员面对的是不懂天朝历史的外国人,讲解自然是简单易懂,直白地说就是轻描淡写的说一下就完事了。

    王嘉成的讲解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五百年,从三国到近代,从隆中对到出师表,每到一处都要讲个十几分钟,长的要说个半个多小时,当真是口干舌燥,气喘吁吁。

    安娜听的是津津有味,不时的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都很简单,无非是说人是谁,做了什么事。可是听到王嘉成念出来的诗文,完全是一窍不懂,只好费力的给她讲解缘由。

    让王嘉成意外的是居然有人跟在他们身后,回头一看,既有高鼻梁深眼窝的老外,还有一对天朝老夫妇。

    “小伙子,你讲的很好啊。”老头笑呵呵的操着纯正的普通话说道。

    “您过奖了。我就是一知半解的说说,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哎,谦虚是应该的,可是谦虚过头了就不好了。刚才我听你讲诸葛亮的事,大部分都说得不错,只是有一点说得不够准确。你知道是哪一点吗?”

    王嘉成摇摇头,真诚的看着老人。

    “这个诸葛武侯啊,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是不错,可他错在不识大局,不懂得培养人才。本来蜀国就已经是人才短缺,可还是为了他的纲纪严明,杀了马谡,到蜀汉后期已是无用兵之将了。在当时看来他的决断是正确的,可在以后看来是不足取得的。”

    看到王嘉成对自己点着头,老头的眼中露出欣赏的眼光,又回手指着正殿说:“你看,刚才你说正殿的那副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明白什么意思吗?”

    王嘉成诚恳的回答说:“知道一点,上联是说诸葛亮七擒孟获,下联是说治理蜀地。”

    “说的对,但关键是在攻心和审势。所谓“攻心”,就是说从精神上或心理上战胜对方,并使人心服。自古以来那些真正懂得军事的人并不在于“好战”,而是注意从精神上或心理上摧毁敌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除敌对双方的对立情绪,从而保持长久的安定局面。“七擒孟获”便是nbsp;“攻心”取胜的典范。

    而“审势”,即对形势的准确把nbsp;握。经验证明,只有对形势的特点有了准确的判断之后,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否则,不明形势随意施政,则政策无论“宽”或“严”,都是注定要失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