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六章nbsp;nbsp;补习

    修路已经开工一周了,一切都是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操作施工的。工程分做两个标的,三个方向施工。两个标的,一个是道路施工,一个是桥梁施工;三个方向是公路的起始两头和中间的一座桥梁。

    道路是由黄建新的道路施工队执行,同他签署的合同已经规定了,支付修路的费用要减半,这一条再补充的合同里已经明确了。这样一来,大大的减少了村民的压力和负担,也同样减少了县里负担。

    这个合同是经过县委书记刘恒批准的,当然不是他签署了什么指示,而是通过县交通局出面确认的。按照合同的约定,最后结算的时候,会给县里节省一大笔工程费用。

    这条路的重点是在桥梁上,也是关系到这条路能不能起到效果的关键。当初,跟黄建新签合同的时候,没有考虑修桥梁,只是想着把路拓宽,夯平。后来出了一系列的事情,县委介入进来,还要拨款修路。于是,他干脆就把这条路截弯取直最关键的地方用桥梁联通,整条路比原来计划缩短了一半。

    这座桥梁计划是要架设在两座山之间,长度不过二三十米。虽然长度不大,桥梁的结构也不难,但却是减少修路的最重要的地段。两座山之间形成一个“几”字形,而这个几字的道路是个大大的圆弧型,只有通过桥梁施工才能达到极大缩短道路的唯一途径。

    修这个桥梁是由县交通局联系的省路桥公司来修的,工程款不多,还没超过十万块。虽然工程量不大,材料不便运输,还有危险和隐患,那就是在雨水多的季节,有发洪水,塌方或者滑坡的危险。

    对这些问题,王嘉成专门跟路桥公司的技术人员交流过,得知发生自然灾害损毁桥梁的概率非常的小,施工过程危险不大,不用过于担心。

    三处地点是同时开工的,按照工程的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表,三个月之内应该没有问题,这让王嘉成放心了不少。

    现在,能让他操心的事不多了,要说有也只是跟黄建新关于合同的款项支付的问题。这笔工程款总的金额不多,不到五万。其中只有一部分需要支付现金,其余的要用提供劳务和石材偿还。

    提供劳务没有问题,需要多少人,村里的村民都能提供,还提供饭菜。这一块的费用,王嘉成跟陈满义一起计算过,三个月时间,大概能抵消一万多,剩下的要通过提供石材来偿还。

    说起石材,王嘉成就想笑。那天黄建新还跟他打赌,赌注就是石材的价格是不是按市场价来计算。如今,修路如期而至,黄建新认输了,也同意签订补充合同,确定石材的计价按照市场价计算。

    按照市场的价格,要比当初的价格高了一倍都不止。原来以为需要七八千方的石材,现在只需要三四千左右的石材。要说他心里不担心,没压力是不可能的,如果石材造成村民有损伤,或者一直背着还债的包袱,心中是过不去的,哪有做好事做成这样的。

    开工三天前,王嘉成进县城找刘英了,跟她说最好尽快帮她补习功课。刘英很高兴,马上连班都不上了,让他跟自己一起去她家。

    这县委书记的家,一般吧,王嘉成看到的第一眼的感觉就这样。如果说是高楼庭院,他一定是很鄙视的。他自己是从省城来的,又是从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山中小村庄出来,两者之间的差距,门清。对刘恒的感觉,产生了一些好感。

    “王嘉成,你是喝茶,还是喝饮料?”

    “喝茶吧,喝饮料腻得慌。”

    “那好,我给你泡茶。”

    泡了茶,刘英就回到自己的屋中,拿出课本和资料,一起摆放在王嘉成的面前。

    王嘉成拿起一摞课本扫了一眼,放下又把另一摞的复习资料拿到面前,翻了翻,又停下了,抬头看着她。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问题到没什么,只是在复习之前,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好啊,你问吧。”

    “你准备的是文科,想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这个我想过,要么是我们雅市地区的农大,要么就是省城的蜀大。”

    “嗯,可你的年纪已经过了啊,还能考?”

    “我想报个职大电大之类的。”

    “这样啊——”

    “有问题?”

    “问题倒是不大,这类考试挺简单的,过考应该没问题。不过,你随便找个中学的老师都能胜任了,干嘛费这么大力找我来?”

    “嗨,你说这个啊。说起来就烦,你不知道以前的时候,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往家里跑,闹的每一天安宁,干脆就对外说自己不需要补习了。后来,我发现没有人帮忙补习,还真是挺麻烦的,所以,后面的你都知道了。”

    “还真是这样啊。呵呵呵。”

    “有什么好笑的,你还是抓紧时间帮我补习吧。”

    “不慌这点时间。这样吧,我给你出几道题,看看你的水平怎么样。”

    说着拿过一个本子,翻出课本,刷刷的写了起来。十分钟过后,将本子往刘英面前一放,看了下时间,端起茶杯观看客厅的装饰,不再理会她了。

    刘英一看本子上的题,两只眼睛就往中间挤在一起,抬头看了眼他,见他没看自己,只好皱眉斗眼闷头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