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煜看着看着王延政的尸骸,深刻感到太宗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的正确性,自己要在这乱世中求活,必定是要善于驭水弄舟的。

    望着骑马走在最前方的“张遇贤”,正在与福州城推选出的有名望的士人以及德高望重的乡老们情切的交谈着,更觉的让张遇贤去施行亲民政策是相当的必要。打天下靠士兵,治理天下靠的是收买天下百姓之心的良政啊。

    队伍在福州城热情的百姓的簇拥下走走停停的,用了不少的时间才到达了福州原来的政治统治中心的所在地,王氏政权所建的闽国王宫前。

    李煜从马车中探出头来看着这王宫,点了下头,心道不错。在连年内战的环境之下,闽国的各位统治者们竟然也没有忘记修建自己的居住地,没有要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意思。这宫殿修建的也是相当的金碧辉煌,比起相对和平发展了一二十年的南唐国所建的皇宫来也是不遑多让的了。

    也不知道闽国的这几任统治者到底收刮了当地百姓多少的民脂民膏建造出来的。

    李煜想如果自己把这些象征闽国王权的宫殿将来用做他用,福州的百姓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见的吧。自己毕竟不是项羽没那么大的气魄也没那么傻把它一把火烧掉,用来建造什么孤儿院,养老院都是不错的么。

    对凑过来的李台道:将来把这皇宫做为共济会在福州的分会场,你看如何。

    李台没想到自己的主公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略一思考也就了然了,心想将来李煜的脚步肯定不止会停留在这闽地,所以这福州的王宫李煜怕是住不得的,既然主公住不了,那么李台也认为这个地方便没有人有资格独住进去的。况且以自己主公一直的处事风格,变废为宝是必须的。

    李台轻声笑道:主公说的正是,以这偌大的一个地方为基地,这福州的共济会定然能够为地方办很多有益的事情的。

    李煜又点点了头,便退回了马车中,隔着车棚对李台道:进入王宫后,把相关的人给我召集一下,大家伙开一个小会。商讨一下以后闽地的管理事项。

    李台领命去安排人传达李煜的旨意。

    队伍进入了原闽国的王宫,留下“张遇贤”去接待安慰一批又一批的福州各方的百姓代表们。这些人都是被推举出来的,估计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探听一下清海军将来对闽地的统治要实行的方略和政策。

    虽然早有清海军预先派遣过来的官员发布了相关的安民政策,但是如果能够在清海军的最高统治者张遇贤的口中得到相关的消息,却是最让各方的乡老百姓们安心的了。“张遇贤”也在李煜的示意下不厌其烦的将清海军的优良政策解释给这些人听,也让这一**的人,忐忑而来,开开心心的而去了。

    李煜自己现在也没闲着,正坐在王宫的一个偏殿内等着自己的各个手下过来集合开会。

    他料想到估计自己在这闽地也待不了多长时间了,因为取得了现在的这个结果,南唐朝廷上下估计现在都不会太淡定的了。不管是皇祖父之于自己,还是朝廷中的各重臣对于张遇贤,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是希望清海军的最高领导者能够尽早去金陵走上一着的。

    事实确是如李煜预料的一般,烈祖李昪想要见见自己这个孙子当然是因为自己这个孙子这次给他的刺激太大了,十岁不到的年纪就领导了一场灭国之战。

    这个孙子取得的成绩都快要赶上烈祖这个身为开国皇帝的爷爷了,为大唐开疆扩土疆域之大,似乎已甚于烈祖了。

    烈祖最近常想自己的这个孙子或许真的如自己当年在他出生的时候所做的那个梦一样是真龙所化。烈祖自得南唐皇帝宝座以来,他的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放弃过要恢复李唐盛世的野心,现在也不由的想,难不成自己的目标会由这个孙子来辅助自己实现?总之,皇帝是一定要见自己这个孙子的。

    至于南唐朝中的重臣们要招张遇贤进金陵的原因也有不少。其中不少人害怕张遇贤会拥兵自重,是不是地盘大了,野心也会扩大了,有没有要和南唐掰腕子的想法呢,招他进金陵就是一种试探。

    也有的人也想结交一下张遇贤,毕竟整个南唐所属,也只有张遇贤是最独立的诸侯。不久前还被皇帝封了异姓王,手下所掌握的军事实力也最强,现在结交了张遇贤说不定能够成为自己和家族日后的一条退路呢。

    更有人想的再远一点的,假如有一天皇帝驾崩了,在朝廷外面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力量的支持,足以影响到下一任皇帝的龙椅坐的稳定不稳定。

    凡此种种,才让李煜觉得自己在闽地的剩下的时间不会太多了,得尽早安排好闽地后续的稳定统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