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说笑二门的婆子来报,李文魁已经回来了,依依和董夫人母女打了声招呼,就随董大人到了前厅。

    董大人招呼了众人进来落座,呼啦啦二十几人,董大人先郑重介绍了依依,又指了李文魁介绍给了依依。

    意外的是李文魁只有二十上下的年纪,身量颇高五官端正,肤色微黑,看着是个挺有胆识的年轻人。估计是近来生意不顺,目光有些深沉,嘴角还起了两个燎泡。

    听到董大人的介绍他只是微微一诧,就道了声久仰,看来他对依依是有耳闻的。

    依依笑笑就先问了众人的货物情况及来京的打算,李文魁一一作答完毕,董大人的两个堂兄做了补述,片刻就说清了来龙去脉。

    李文魁是董大人家乡黄沙坑周边几村有名的人物,小时由在镇上做掌柜的父亲送了几年私塾,因读书悟性好甚至被族长器重。

    十二岁其父过世,家里只余了老母和两位哥哥一个妹妹。书自然是无力再读,他居然孤身去了县城做商铺学徒。三年后,家中的丁税、役赋就都是他包揽了,两位哥哥只一心在家种田奉养老母。

    大前年他自县城陆续带回了番薯、玉米及马铃薯的秧苗,在周边几村号召乡亲们开荒种植,当时只有几户关系亲近的人家却不过面子才跟着种了三垄两洼。

    这几样东西高产、耐贫瘠又好伺弄,收获后在县城竟卖出了中白米的价钱,一时名声大噪。开荒的土地头三年免税,大家一算账都觉得是丢了一季的银子。

    前年团团四转的乡亲就都上门来讨种苗,跟着一起种了起来。收获后仍是在县城出售,价钱就从四文钱跌到了两文多。

    这些东西不占用正经耕地,亩产是粮食的好几倍,番薯产量甚至达到了十几倍。跌价了大家虽然有些失望,但知道这还是划算的好买卖。

    李文魁却在去年开种前,到亳州府衙先详细问询了几样东西的储存之法。

    去年各家外嫁的女儿,邻近的表亲互相拉拔着,带动更多人种起了这新三样。

    去年的价钱已经跌到了一文钱上下,收获后李文魁便劝大家将部分果实储存起来,限量出售以免集中上市价钱跌的太凶。储存的果实可趁今年皇上万寿节前来京中卖个好价钱。

    好些人家把交田赋剩下的值钱米面卖掉,而以番薯、马铃薯等为食,手上现钱是多了,吃的也饱,就是吃不惯。

    有些窑藏不当烂窖的人家却有了些不满,觉得李文魁夸大其词,就为了让四邻乡亲高看他一眼。

    今次同来的都是和李文魁关系较好的人家,来时都兴致勃勃。不但是想着来京城能开眼界涨见识,更是想让那些不满李文魁的人看看,这新三样是能赚钱的,文魁是真心为大家着想。

    因来的是京城,董家的堂、表亲只要家里有种新三样的就都来了个遍。众人或租或借一人配了一辆驴车,又添置了竹筐、草包,路上食宿极简,五天赶到了京城。

    李文魁拿出了最新整理的一张单子,此行二十三人,拉了约三万五千斤的货。刨去卖掉的零散货物、路上损坏的和部分发芽的,共剩约有白心薯八千斤、土豆五千斤、红心薯、黄豆、玉米各三千斤、花生一千两百斤、绿豆一千八百斤、蚕豆八百斤,共剩余两万五千八余斤。

    关于价格只说皇上万寿节,各地土产齐聚京城,海外的新奇物产更是不断涌入,物价却只有茶叶、丝绸因朝贡而略涨,土产价格却连连下跌。

    又感慨了一下京中涌入的人多了,食宿价格较往年倒是涨了不少,就是没有说这批东西具体想卖什么价钱。

    当下有几个精明见机的赶紧插话,新三样新鲜稀罕,好些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吃;真做出来了味道又一般。京城这会儿可不缺新奇东西,故而不好卖。

    说到价钱他们一连五天风餐露宿的赶路,路上还差点淋了场雨,一路都是担心的七上八下的,累的身子骨都快散了架,这些东西那得卖出头一年的价钱才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