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史文叶是个谈吐斯文的中年男子。

  他靠在椅背上,手随意地搭着,说:“我这行挺膈应人的。特别是我的职位,不算低,听着也好听,手下还统领着四个人。但其实不过是个小小的中层管理,负责上下沟通,有时候还要四处解释,比如今天,所以并不轻松。”

  “你要问的事情,今晚散席之后我会给你一个交代,现在先让我把这个故事讲完。”他冲玄音笑笑,说道。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经历过很多灾难。每一次,我都会被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民感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明明是最苦的一群人,却也是最质朴善良的,总愿意匀出自己也所剩不多的钱财和粮食,竭尽所能去救助别人。私心来说,我更希望他们多为自己着想。”推心置腹地说了一些心里话,史文叶重重地吐了一口气,这是他平时不会露出的悲悯的一面。

  也许在不熟的人面前,我们才更容易做自己。

  “不好意思,多说了几句题外话。因为故事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她姓刘,是个经验老到,已经退休的稳婆。小兄弟,稳婆是做什么的,你知道吗?”史文叶问曹成。

  “不知道。”曹成老老实实地摇头。

  “稳婆是一种职业,从业者为女性,专门替产妇接生,以此谋生。和现代医院的妇产科差不多,如今基本消失了。”史文叶给曹成解释。

  “我故事里的这个稳婆,十里八乡都很有名,人送外号巧手刘。巧手刘最拿手的是给难产的产妇接生,她能巧手入产门,把倒胎位的胎儿拨顺,再佐以穴位按压。她经手的胎位不正的案例数不胜数,没有一例失败。

  退休没两年,巧手刘的家乡遇到了百年难遇的旱灾,田里颗粒无收,严重到什么程度呢?遍地树皮果腹,甚至有邻里间易子而食的事情发生。巧手刘靠着不多的积蓄和攒了大半辈子的好人缘,总算是和儿子挨过了那几年。大旱过后,我们部门奉命过去处理掉那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人渣,新一轮的灾难又开始了。

  巧手刘倒是没染上什么恶疾,但是她实在太老了,八十多岁的人,走路都不稳,再加上经历过两场天灾,人的精神气都给耗的七七八八,小毛病不断,上个月染上的风寒一直没好。还好儿子孝顺听话,每日仔细服侍着。

  这天晚上恰巧是大年三十。可是因为疫情,村子里没什么过节的氛围。巧手刘刚睡下,门外传来紧促的敲门声,声音之大,力度之重,没人能假装听不到。

  巧手刘的儿子没办法,隔着门问:谁啊?

  门外气喘吁吁地答:我儿媳妇难产了,求刘婆婆救命!

  巧手刘的儿子打开门,看见外面是一个老太太。他无可奈何地说:我娘身体不好,已经睡下了。再说,她已经退休好几年了,手都生了,要不,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老太太急的当场就要给巧手刘的儿子跪下,她老泪纵横地哭道:刘婆婆要是不去,我儿媳妇肯定挨不过去,说不准就要一尸两命,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

  说着就要磕头。巧手刘的儿子赶忙拦住,两人正僵持着,屋子里面传来巧手刘的咳嗽声,她哑着喉咙对门口的儿子说:儿啊,给娘收拾那些常用的家伙事,救人要紧。

  巧手刘的儿子没办法,收拾好了东西,又把他娘扶上板车,这才一路跟着老太太赶去她家。

  约摸走了半个时辰,三人来到一间茅草屋门前,还没进门,隔着门板就听见里面撕心裂肺的嚎叫声,听的人头皮发麻。

  秀儿啊,娘给你把刘婆婆请来了,你有救啦!老太太赶紧把巧手刘请进里屋,一边安慰儿媳妇,一边不好意思地说:刘婆婆,屋里有些臭,您多担待点,真是不好意思,我儿媳妇生来体味大。

  巧手刘摇摇头,示意没事。进来了才发现,这屋子臭的离谱。她掩着鼻子,面上没什么,心里却大骇。不过多年的经验让她很快镇定下来,有条不紊地开始接生。

  巧手刘在秀儿的肚子上按压了几下,刚刚还叫声凄厉的秀儿慢慢安静了下来。

  这是胎位不正。巧手刘摸索了片刻得出结论,她把手伸进产门,轻轻拨转,一个小小的婴儿挤了出来。

  巧手刘摸了摸,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是双胞胎!此时她很庆幸自己来了,不然真出了事,这就是一尸三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