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自邰阙带兵征南,萧渊宁耳边身边太过清静,甚是无聊。他想起那个放着各种书的屋子,从房里翻出来钥匙拿了几本,还有讲诚美和槊的故事的那话本。

    反正就是一通乱拿,也想了解了解自己不知道的历史。

    看上去很厚一本其实真去细细看来也挺快,不过几日就完,令他以为的是这俩人竟有世仇,难怪开始都想着怎么害对方。不过这本与民间的那些不同,更多讲的是当时的国政,民间流行的则是他们的爱恨情仇。

    萧渊宁真的是自家族谱里最失败的一代皇帝,败于心性。

    随着时间推移,复国的决心渐渐减轻,顺其自然吧,只有有机会他一定不松手,若是没机会也不想再多费计谋。

    冬日的阳光是冷的,萧渊宁坐在房里,看着从窗缝透进来撒在桌上的光,及其闲散。府里下人对他不敢懈怠,伺候周期,这会子正送来膳食,他也不想出门,待在房里看看书写写字也不错,要么就是抱着白梅那只猫。

    不能再闲下去了,将杀鸣帝的事情全权交给天龙卫,现在只要鸣帝一死,当皇帝的不是他也是他亲外甥。他打算去拉拢朝中大臣,可是没钱送礼。

    想起自己的富公子好友,萧渊宁又跑去江炽家酒楼。

    京城富二代的生活也是枯燥,除了花钱就是收钱他正揣着手躺在酒楼门口的摇椅上接客。见萧渊宁近来,他一压摇椅站起来,“宁兄,又有什么时吩咐吗?”,见面总是这样,虽然亲切但也少不了恭敬。

    萧渊宁没缺过银子,更没舍下颜面向谁借过,一时语塞,在心里组织了好久语言,犹豫道:“呃……能借点,银钱”。

    江炽呛了一下,“什、什么?”他不敢相信,曾经效忠过的皇帝竟然沦落到向他借钱的地步,关心的问了句:“出什么事了吗?”,看萧渊宁脸色憔悴,就是太过无聊想的有点多。

    “没事,送礼”萧渊宁羞愧,他还是好面子的,跟着江炽进酒楼,从前台的放银柜里取出银票,因为要送的礼多银子带着太重,不方便,热心富二代便借给他银票。

    还不知道送什么,看着酒柜上的摆着各种精致的美酒,他让江炽先拿出来十坛不常见到的,前提不能劣质,再夸大其词吹着送给那些朝臣,反正他们又不懂。

    用借你的前前买你的酒,多此一举,萧渊宁也不知道自己近期怎么回回事,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

    想着战事,时刻警醒自己应该希望南梁战胜,但内心直偏袒着邰阙。很烦恼,他清楚闻兆起兵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南梁前王的死和鸣帝有关,不希望再有人因为他丧命,除了鸣帝。

    但愿天下安定,没了战争也就没了烦恼。

    江炽跟着他,提着在酒楼买的酒,又给每坛酒配上了补品拿去送礼。

    第一家是承国公府,曾经准鸣时的重臣,朝中德高望重,承国公年近古稀,想来在朝中为官的时日也不多了,但是作为鸣朝开朝元老之一还是想认识认识的。

    承国公权利很大,但权利不妨碍他忌惮邰阙,对萧渊宁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毕恭毕敬,总之没人乐意惹邰阙不高兴,很麻烦的。

    提着礼品进国公府,江炽在外面不显眼的地方守着礼等候着。两个小厮迎面走来接应他,萧渊宁跟着他们来到承国公在的书房。国公正提笔写着字,是位身形比较健壮的中老年人。

    旁边站着他的妻儿磨墨,穿着富贵,面向和善,身形较肥美,看上去年龄与承国公相仿。

    两个小厮把萧渊宁带来礼品呈上给国公,老人身子好是健朗,起身拱手道谢。国公夫人见情势正要退下,萧渊宁自进了国公府就摆出一副看着极好相处的笑脸,恭敬的对她道:“夫人不必,我马上就离开了”。

    国公夫人笑笑,往后退了几步让他们说话。

    萧渊宁看见桌上的字,惊喜道:“国公大人也喜欢书法吗?,看您的字大气宏伟,晚辈甚是喜爱”。

    “惭愧惭愧,随便写写”承国公摆摆手,笑哈哈的说。“若是喜欢我便题副字赠予”。

    不是为了讨好夸他,属实是他的字好看。

    萧渊宁不想麻烦,还急着送下家,带走了桌上那副,写着:两情长久。

    承国公送他出府。

    萧渊宁在四周看了几眼,在找江炽,这条街上不见他人影,突然身后响起一声猫叫,记得这是他们曾经用过的暗号。转头看,江炽在房侧墙,旁边是一推车的礼。

    每家送的都都差不多,两样,一酒一补品,样式又不一样,也是用心了,基本都是根据在邰阙口中了解到的喜好挑选最接近的送,再说上几句好听话,都是在官场混的对萧渊宁言中之意也是暗知。

    加上邰阙这两个字,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在明京城跑了大半天,到夕阳快要西下时,终于只剩下一套,眼前是刘府,刘允是大鸣的右相,无比正直,不惑之年,痛恨以礼谋官谋权之人,鸣帝许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当今朝廷唯一不想着巴结邰阙的。

    可是他需要和刘允打好关系。

    萧渊宁与江炽相视一望,冒着危险走近刘府,被门口两边的守卫拦住,萧渊宁解释自己放下礼就走,守卫立正道:“我们老爷不收礼,请回吧”。

    这幕被路过的老管家看到,过来看看,丞相记恨着当初驯马时两个公子败给萧渊宁的事,正恨他恨的牙痒痒,这就送上门来。

    老管家让守卫放他进来,带着萧渊宁去大堂见丞相,稍等片刻丞相冷着脸进来,坐在正座,“稹帝……不,萧公子有何事找本相”丞相满脸不屑,“本相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忘记大稹亡在你手上”。

    那是记性不好,分明是在故意戳他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