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明月初升,映照大地,刚吃完一整条鱼的张清正躺在草坪上看着星空,消一下食。毕竟一口气吃了半条抛鳞去尾都还有两千斤重的四米大鱼,现在正撑得慌。

加上大鱼虽然修为低点,但好歹也是炼气修为,一身鱼肉充满灵气,虽然质不合格,但量多啊。正好遇到张清这个急缺法力之人,不就成了送上门的美食。

看着在自己身边飞动吸收月华的虚空古镜,张清又控制不住收回古镜,取出一大块鱼肉吃了起来。实在是太香了,完全忍不了。

之前这种鱼肉张清也不是没吃过,他和小白入海的路程上吃了不少,但那基本上是生吃,水中可生不起火来烤。好在那些肉富含灵气,生吃味道也是鲜美至极,故也没太讲究。直到刚才,他把鱼肉烤了,又刷上一层灵蜜,味道直冲大脑,令人欲罢不能,所以一时间没忍住,多吃了一点。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只有乱世那些妖怪才敢出现,因为修行之人都忙着打架,没时间顾及它们,也就不会把它们当成美味了,也只有这个时间,他们才能活跃一下。

一旦平稳下来,修行者特别是练武的,那兴趣就来了,漫山遍野的找妖怪,特别是先秦时期由大师级武者作为精兵,宗师带队,人仙压阵的虎狼之师,更是猛的要命,大多数妖怪都给吃灭绝了,有的吃货甚至总结了一系列完整的美食食用手册,其中最为出名的叫山海食谱经,广受修行界追捧。

这种追捧到了唐宋之际,更是达到鼎峰,各种民间专门猎妖的武者也不断出现,让妖怪数量降到谷底,好多妖都灭绝了,一直到了现在都没缓过来。

当然了,对于这种行为现今修行界是大力排斥的,怎么能让人家灭族呢,还是得珍惜这些宝贵的可利用资源,为后代留点,别一下吃完了,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由此可见妖怪在这方世界日子是真心过得惨啊,可即使如此,在修行界随便拉个人出来,问是否要保护妖怪,那么你就惨了,会被人围殴的。

有点常识都知道,妖怪不是什么好东西,至于那些书中描绘的好妖,那就相当于动物园看老虎,觉得好可爱。但到了野外,它们也会觉得你好可爱。

相比同是动植物出身的精怪,人族态度就不一样了,龙凤龟鳞合称四灵,又有狐黄白柳灰五家仙,更有许多上古神兽受人敬拜,比如出则天下丰收的当康;预知未来,通晓万物的白泽;能辨是非,可分善恶的獬豸等。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得说到妖的来历,不是本地物种,属于外来者,加之只要是妖就会幻化人形,还以人和生灵为食,这可就犯了大忌。

虽然精灵也会幻化人形,但那至少也是成仙之后的事,加上数量极少,多是良善之辈,自然人们就恨不起来(少吃一点)。

可妖不同,哪怕是最弱的妖也能幻化人形,只需取人精血灵魂就能维持外貌,这已经不是同情心的问题了,这是种族之战,跟敌人讲感情,那就等于玩火自焚。

加上妖、魔、鬼、怪(僵尸)作为为祸世间四大害,就妖不仅味道好,而且还不膈应人,不吃它吃谁,就连鬼有的修士都不放过,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钟馗,每天不嚼几个鬼怪就感觉一天不舒服。至于僵尸,要不是太硬了,又都有毒,估计也是食谱上的一道菜。

不过魔的话,就没人尝试了。因为这东西完全是人变的,实在下不了口。

吃完手中鱼肉,张清也停下了发散思维,消食已经差不多了,该修炼了,毕竟灵气难得,还是要快点恢复法力,不然那些忍着追上来,就不好玩了。这种事就应该交给那些个子高的人去顶,老找自己麻烦算怎么一回事。

说做就要做,张清起身来到自己搭好的临时住所开始修炼。

画面转到另外一边。

追杀张清的忍者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攻击,要知道此地位于常白山之中,盛产熊类精怪,平时这些熊精,性格都是十分温和,大多以家庭为小单位,族群为大单位在山中生活,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对待人类,也是互不相犯。

然而追杀张清的几个忍者因为馋人家熊孩子的身子,结果惹怒了熊父母,这下就捅了马蜂窝了,是真捅了那种。

因为熊精喜爱甜食,故养了许多蜂类为其提供灵蜜,有时甚至可以做为防身手段,每只熊孩子身上都有一只通灵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