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且说贾林氏闻得林黛玉受荣国公府下人说嘴,即叫锦绣收拢人情土仪,次日上门一探究竟。

    “琛哥儿回来了?”鬓发如银的老母歪倚高坐,膝前跪着一小丫头捶腿,可不正是贾老太太史太君。

    “是,大前天儿刚到,”贾林氏放下手里的茶,用帕子沾了沾嘴角,柔柔笑道,也不说叫儿子来请安之类的话,只说,“沿路搜罗了些地方土物,带来请老太太掌掌眼。”

    说着,锦绣叫两个婆子合抬一口箱子并四个小锦盒上来,一一打开。

    竟是一对鹿茸,两支五十年上的人参,并一大箱皮子,皮子毛色鲜亮,油光水滑,一看便知品质上乘。

    贾母漫不经心一瞥,似是不甚在意,慈和笑道:“琛哥儿有心了。”

    鸳鸯见老太太点头,招了侍立的两个小丫头,上前收下。

    合上锦盒时,她悄悄打量起这位温婉端坐的敦太太,真是人不可貌相。

    先前,这位太太上门与林姑娘认亲,府里的丫鬟婆子们都道是敦老爷家想借着老太太疼宠的林姑娘,重新攀上国公府大门。

    如今看看这上品鹿茸和人参,要府里现拿,都不一定拿得出,可是打嘴?瞧以后谁还敢说敦太太是上门打秋风的。

    不自觉中,鸳鸯待贾林氏多了几分恭敬。

    东西带下去,厅中清爽许多,贾林氏与贾母叙起场面话,深的一概不讲,直到外面婆子来报,周瑞家的姑娘来给老太太请安。

    贾林氏差点儿没绷住笑脸,忙又轻又快拿起手帕掩住嘴角的僵硬。

    周瑞家?贾林氏垂眸,她隐约记得是荣府哪房太太的陪房吧?

    一个陪房家的姑娘,不年不节,不到给主子叩恩的时候,竟然跳过这中间层层主子,到国公府老封君面前请安,关键这老封君还意欲一见?

    贾林氏只觉荒唐,趁机告辞,“老太太忙,我瞧瞧黛玉去。”

    锦绣搀着贾林氏出门,与那周姑娘擦身而过,两人目不斜视,出了正房门,锦绣犹豫着低唤了一声,“太太”

    不光太太差点儿失态,她也吓了一跳,都说侯门似海,规矩森严,就是这样的规矩?

    贾林氏捏捏她的手,深吸一口气,有事儿回去说。

    两人带着婆子和箱笼,到了黛玉住处前,只见黛玉的奶嬷嬷一人坐在门前晒着日头做线头,见到贾林氏,欣喜地站起福身,“姑太太安。”

    “你也安,”贾林氏走近,笑问,“黛玉可在屋里?”

    王嬷嬷面露尴尬,“姑娘在宝哥儿房里,姑太太先屋里坐。”

    说着,掀起帘栊让贾林氏一干人进屋,自己招呼屋里小丫头去叫黛玉。

    贾林氏茫茫然坐下,只觉脑袋被一桩又一桩稀罕见闻冲得嗡嗡直响。

    八岁的姑娘在九岁的哥儿房里玩?饶是贾林氏这不完全尊礼之人,也有些难适应,只不停在心中默念:他们只是孩子、还是孩子

    不消片刻,屋外响起少男少女的说笑声,帘栊被掀,两人相携而来,后面坠着一串伺候的丫鬟,个个样貌不俗。

    两个小主子皆出落得标致出彩,各有各的风流气质,乍一看去,倒是般配,但要细究

    “姑妈!”黛玉进门后,乳燕投林般扑过来。

    贾林氏搂住她,摩挲着她单薄的脊背,心里发软。

    若说她一开始受托照顾这小姑娘,还有一丝勉强,见过她之后,便彻底消失了。

    林家子息艰难,多是单传,嫡支旁支都如此,贾林氏家里有幸有她和兄长两人,不过,兄长终是青年夭亡,见这个小姑娘的第一眼,贾林氏就道这风流自然的气派,合该是他们林家的姑娘,又见她生带不足,贾林氏更加怜惜。

    因此,初闻她被诋毁,贾林氏才那般生气。

    “近日可好?”亲香过后,贾林氏拉起林黛玉上下打量她的气色及身体,因问道。

    林黛玉眼含孺慕,“都好,姑妈安好?”

    “姑妈也好!”

    “哈哈,这好啊好啊的”

    姑侄两个话未完,就被人嬉笑打断,“婶婶和林妹妹似要‘好’到天边去了!”

    一时间,屋里丫鬟们被逗得笑作一团。

    两人朝人望去,只见贾宝玉作揖行礼,“见过婶婶,婶婶安。”

    贾林氏笑意收敛了一两分,回道:“宝哥儿安。”

    说话间,王嬷嬷奉上茶,贾林氏才问起林黛玉近日吃的什么药、用饭多少,不想,又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