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穆秋条件反射地站直了,却又立刻萎靡不振,歪倒在珍琴身上。

    周氏就道:“三小姐平素身子娇弱,好生伺候。”

    珍琴点点头,不理会穆秋的挣扎,将她双臂死死禁锢,和玉画一起半拖半扶的。

    胡家早有胡大太太找了婆子丫鬟小意伺候,在前面带路。

    穆春此刻禁不住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穆秋明显是不想大庭广众说她和穆夏欺负她,这样会授人话柄,认为她是多事之人,不顾大局,将家丑外扬。

    但是她只做样子不说话,倒是会让不少人猜疑,默默就能得出她想要的结论。

    真是心计奸诈。

    好在周氏见惯了大场面,穆秋那一点儿小伎俩不值一提,直接将她哭哭啼啼上升到作为穆家的闺女,她缺乏骨气的问题上面。

    穆秋百口莫辩——只要她哭了,的确就是没骨气啊。

    这一阵仗,她输的毫无还手之力。

    “原来穆三小姐如此弱不禁风。”许梅花语带讥讽,冷笑着道:“前段时间听说,她学习料理家务,一己之力裁撤了针线房,我还当该是个英姿飒爽、雷厉风行的小姐才做得出来的事情呢。”

    “是啊,裁撤针线房时那么有魄力,今日怎么哭哭啼啼的。”

    在场有些对穆秋中意的太太,此刻也十分疑惑:“人不可貌相啊,我瞧穆三小姐是外表柔弱,内里能干得紧。”

    一时之间,窃窃私语之声不绝于耳,有夸赞说她外柔内刚的,也有怀疑她沽名钓誉的。

    总之,小闹一场后,本就没什么吃饭兴致的宾客们,愈发没了吃饭兴致。

    从穆秋谈到严氏,从穆春谈到周氏,甚至穆家,苏家。

    声音虽小,但是人人都说,便向蚊子嗡嗡嗡,不绝于耳。

    胡三太太见大家兴致颇高,也不好阻拦,命悄悄撤了菜碟,上了点心和茶水。

    吃喝了一阵,宾主尽欢,正要移步花厅,垂花门附近忽然传出一阵喧闹。

    两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长得五大三粗的,忽然就冲进来,其中一个手上挥舞着一把菜刀,像疯魔了一样,见谁砍谁。

    身后的丫鬟婆子,另有家丁护院,一时被她的气势骇住,都不敢上前来。

    “胡三太太!胡三太太。”那两人闯关进来,对着胡三太太大吼大叫:“你可不能昧着良心,不认你的亲生女儿啊。”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胡三太太面色始有狐疑,待听明白这句话,立时对着护院们大喝:“什么阿猫阿狗也让进来,你们都不中用了吗?还不赶紧给我叉出去!”

    一听这话,妇人耍着菜刀虎虎生风,吓得准备上前的护院又缩了回去。

    胡三太太的话显然激怒了她,她大声道:“十七年前,你生了一个女儿,送给了徽州一户姓曾的人家。你可还记得?如今她性命垂危,有高人指点,说唯有血脉至亲的鲜血能保得性命。”

    另外一个妇人已经跪下朝她磕头,哽咽得说不出话。

    拿着菜刀的妇人还在大声说道:“这位是她的养母,听说胡三太太另有一个儿子,咱们不要多的,只要他几滴血,做了药引子喝下去便可痊愈。胡三太太,咱们求了你好几次了,你却始终不肯见面,今日不得不出此下策!”

    胡三太太脸上已经难堪的要滴出血来,她保养得宜的面容此刻狰狞恐怖,她厉声怒喝:“胡说八道什么呢,你们还不赶紧堵了她的嘴!”

    “求三太太可怜,可怜那是你的亲生女儿啊……”一旁跪着的老妇人沧桑憔悴,狼狈不堪,额头已经在青石板的院子里磕出点点血印:“胡家行善积德,造福一方。就是旁人家的女儿生病,需要令公子几滴血做药引,怕是也给了。玉儿,玉儿是你亲生的孩子呀。”

    “胡说八道,想讹我?没门!”胡三太太见丫鬟婆子都不敢妄动,自己几步冲下台阶,对着拿菜刀的妇人就挺胸道:“来,你砍我!你砍我啊!”

    她厉声呵斥,状若疯癫。

    妇人被她一吓,往后退了几步。有个大胆的护院趁机上前,夺下她手中的菜刀,往地上“哐当”一扔。

    另有机灵的丫鬟上前将她扭住。

    “大姐,大姐!”玉儿娘顾此失彼,又过去帮助她大姐挣脱丫鬟的控制。

    胡三太太赶紧吩咐:“叉出去,叉出去,再也别让她们进来。”

    玉儿的姨母见状奋力疾呼:“玉儿真是你亲生女儿。把她送走的嬷嬷还在那儿呢?就在那儿!”她指着跟着胡三太太冲下来的老嬷嬷大声喊:“嬷嬷,你手臂上有一颗小小的红痣,我绝计不会记错的。你当时给了玉儿娘五十两银子……还有一个粉红色的肚兜……”

    老嬷嬷对此事心知肚明,想着胡三太太定然不会让她们真闹起来。

    十七年前的事情了,她那时候还年轻,如今已垂垂老,面容早已经发生变化。

    何况当时不过匆匆一面而已。

    没想到,那妇人居然记得这样清楚。

    老嬷嬷坦然自若的神情一下子崩了,她颤抖着往后退了几步。

    玉儿娘见大姐被制住,来了勇气,冲过去抓住老嬷嬷,将她宽大的袖子撸开。

    果见右手小臂正中间,一颗鲜红的血痣。

    “就是你,嬷嬷,就是你。当年是你找到我们,把孩子交托给我们的。”玉儿娘得了佐证,愈发确认无疑,救女心切的她什么也顾不上,冲过去扑在胡三太太的脚下,抱着她的双腿苦苦哀求。

    廊下看热闹的人有蠢笨的,忍不住嘟哝道:“不就几滴血吗?给了就是了,何苦闹成这样。”

    “对呀,救人一命,还胜造七级浮屠呢。”

    旁边有听不下去的太太斜说话的两位一眼:“你没听见吗?十七年前!十七年前,胡三太太生的可是位公子。”

    说话之人是个方脸浓眉的太太,她见两位小姑娘不太明白,小声解释:“这胡公子,怕是被狸猫换太子换来的。”

    两位小姑娘面面相觑,这才明白为何胡三太太气急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