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自有夏四年四月,燕王韩广率十万大军,围杀晋王项羽事败,而后韩广兵败国除,之后一年又六月,诸夏各地再无战事发生。期间,大夏诸国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天下军民务稼穑(农事总称),各国征役亦无夺农时,因此诸夏各国仓廪渐渐充实,府库盈溢,人丁渐长,大夏各国皆一派繁荣景象。

有夏五年二月,赵国丞相张耳未能熬过寒冷的冬季,便撒手人寰。赵王赵歇以向代国割让赵国北部十八县为代价,顺利收回了赵国权柄。以赵午为赵国丞相,以孟舒为上大夫,田叔为将军。

赵午为赵歇宗室亲族,是赵孝成王之后,孟舒为赵地著名贤者,两人之前一直与张耳一同操持赵国政务。

田叔为赵国陉城人,为齐国田氏之后。田叔喜欢剑术,又曾在乐巨公处学习黄、老之学。

田叔为人峻切刚直清廉公平,喜欢与贤德之士交游。陉城县令将田叔举荐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常在赵歇面前提起他,因此赵王非常赏识田叔,便任命田叔为赵国将军。

有夏五年,匈奴人在冒顿的率领下,终于击败了月氏,月氏氏族放弃祁连山走廊而向西逃避迁徙,匈奴人因此占据了祁连山、焉支山一带与秦国接壤。

位于九原城的晋庄情报司探员,收到消息后,迅速将匈奴人击败月氏的消息传给了晋王项羽。

于是为了防备匈奴人入侵,项羽便责令北庭首相吕守业与云中太守蒙靖,沿诺水(艾不盖河)及阴山设立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用于点燃烟火传递军情,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

烽燧的建筑形式为一个高台望楼(亭),作为了望敌情、传递消息之用。望楼(烽火台)一般呈方锥体,高达四丈(10米)以上,上有住房建筑。烽燧若临边界,望楼下面或旁边建有戍卒居住的坞堡,坞堡一般呈方形,周长都在三十步(40米)以上,坞堡墙都较厚,坞堡的四周埋有拒马与虎落木桩,拒马头朝上,虎落头朝下。

每三十里置一烽燧,须在山岭高峰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围筑坞堡。

凡置烽火,每烽置子十人,置烽之法,每烽别有火炬合四具,取地应烟火分明,不限远近。其烟筒各高一丈五尺。积聚蒿茎叶,叶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及置麻蕴、火钻、狼粪之属。

凡白日放烟,夜则放火,若昼日阴晦雾起,望烟不见,原放之所即差骑士速告前烽,雾开之处依式放烟。

凡贼入境,匈奴入寇五十骑以上,不满五百骑,放烽一炬。匈奴入寇五百骑以上,不满三千骑,放烽两炬。若匈奴入寇三千骑以上,不满万骑,放烽三炬。

若匈奴入寇万骑以上以上不知凡几,放烽四炬。其放烽一炬二炬者,至北庭弹汗山而止。三炬四炬者并至晋阳。

“我匈奴现有控弦勇士三十三万骑,我匈奴的勇士如大幕中的黄沙一样数不胜数,我匈奴勇士手中的利刃可以轻易劈开皮甲,向南人复仇的时机到了,是时侯夺回我们匈奴的弹汉山草原了。”光头的右贤王呼衍赞比向冒顿单于请命道。

“右贤王所言就是本单于所想,待秋高马肥,我三十三万匈奴勇士便可跃马东进南下,届时野地里都是南人耕种的粟禾,正好收割来喂马。南人的女人没经北方寒风吹蚀,皮肤细腻柔滑,正好用来为我们匈奴勇士添丁进口。”匈奴单于挛鞮冒顿自负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