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赵与莒瞪大着双眼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并不是害怕这一大片血肉模糊的场景,之前在战场中上万人挥洒鲜血的场面,早已让赵与莒对此有了免疫能力。

他感叹是因为他心中清楚,正是自己刚才说的一番话抹去了这个太学生的希望,让他最终选择了以这样一种方式,希冀能唤醒人们。

固然作为宗室亲王,维护朝廷法度威严在立场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同时他内心中也确实不愿意有人借着自己的名头去煽动民众的不满,并以此来威胁朝廷。

可是看见刘嗣的这一行为,赵与莒不禁在心中问自己,这一切真的是有人在煽动吗?真的有这么单纯的幕后黑手会相信通过民意就能倒逼自己站到史弥远的对立面吗?

如果这一切没有什么幕后黑手呢?如果真的只是这些年轻学生确实相信的事情呢?如果只是大家凭着一份爱国之心,真心为刺杀一事鸣不平,真心不满擅权的史弥远呢?

他们也许满心欢喜地认为沂王一定会帮助他们,和他们一样能站出来去反抗史弥远。

他想到这些略显痛苦地移开了自己的双眼,将头扭到一边不去看已经血肉模糊的刘嗣尸首。

但周围满眼都是赤红着双眼紧握拳头的太学生,赵与莒看着他们年轻的脸庞,随即叹息一声将双眼紧紧闭上。

这一幕同样震撼了袁韶,事发太过突然,刘嗣纵身一跃的那一下子,他下意识地想要去抓住这个年轻人,但不知为什么却没做出应有的动作。

他想起刘嗣跳下前的那一席话,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刚中进士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年少轻狂,也是一样的充满理想和幼稚,初任吴江县丞的意气风发,面对韩侂胄、苏师旦等人刚正不阿的信念。

他又想起了在桐庐当知县的那几年,是多么目标坚定、心无旁骛的一段时光,年少的他锐意进取、充满干劲。

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呢,虽然仍是刚正,却不得已地学会了去妥协和退步,是来临安任太常寺主簿的时候吗?还是右司郎官抑或是当上了临安知府的时候?

袁韶记不清楚,也没有意义,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妥协和退步是必要的,反而衬托出刘嗣这样的人是如何的稀少。

围观的众多士子民众见到刘嗣从高台上纵身一跃的那一幕,先是一阵惊呼声随即便是一片死寂,就在赵与莒刚刚闭上双眼没多久,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慷慨激昂之声,这声势比以往哪一次都来得热烈、沸腾,直要将丽正门的城门楼子震塌。

而这股沸腾劲头首当其冲地就是赵与莒,众多太学生赤红着双目撸起袖子就冲这边冲了过来,赵与莒见状心里咯噔一下,制止住准备抽刀硬刚的李达及众侍卫,他低声吩咐道:“不能对民众动刀,速撤。”

李达闻言会意地点了点头,派了几个侍卫头前开路,他亲自护在赵与莒身边,一路往后方退去。

这并不是赵与莒认怂了,虽然确实是对刘嗣的死有一丝愧疚之情,但更对的是因为赵与莒不愿与愤怒的民众针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