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袁韶的话音刚落便有太学生轻轻拉扯了一下刘嗣的袖角,刘嗣冲身后的同学微微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高台上的袁韶。

周围围观的群众听见袁韶的话,一时间许多人犹豫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偷偷往后退去,带动着周围的人,慢慢变得混乱起来。

刘嗣脸色坚毅,不顾身边同学的劝阻,大踏步地也上了高台与袁韶同立,他先是微微躬身冲袁韶行了一礼,在袁韶皱着眉头的注视下,他缓缓开口道:“袁公所言差矣!”

随即他扭身望着袁韶朗声道:“敢问袁公,坊间所传沂王违背史相命令,擅自出兵可有此事?”

“楚州李全之事突然,史相曾嘱咐沂王可事急从权,权且朝廷明文存档,史相赞同沂王殿下北上一事,你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刘嗣慨然一笑,“袁公,刘某素来敬佩您刚正,升斗小民或许不知,但我等太学生都清楚,史弥远的上书是在京东之战胜利后,此等欲盖弥彰之举袁公就不要拿来说了。”

袁韶刚想反驳就被刘嗣粗暴地打断,“袁公,学生就问您一句,史弥远上书是在京东之战胜利后才上的,是也不是。”

袁韶被一个后学晚辈粗暴打断,心中愤怒,怒哼一声没有回答。

刘嗣略带歉意地冲袁韶抱拳行了一礼,“晚辈无状失礼,请袁公原谅。”

不待袁韶回话,刘嗣便继续道:“此事知晓者甚多,但往往碍于史弥远权势不敢多言,但我大宋养士尽三百年,岂容出现这等指鹿为马之人!”

一番话下来,本来被袁韶说的打退堂鼓的太学生嘛又变得热血上头,纷纷大声嘶喊道:“正是如此,我大宋养士三百年,今日正是报效之时。”

虽然众多太学生仍然激愤不已,也有一部分民众被点燃了情绪跟着一起激昂嘶喊,但袁韶本人在民众中声望极高,他的一番话还是说动了一大批人的,陆续有民众从人群中悄悄抽身往后走去。

尤其在最外围的群众,他们听不真切高台上的讲话,经过前面人的简短复述后,自然是袁韶隐含威胁的话语比刘嗣的慷慨之情更能“打动”这些民众。

不一会功夫,赵与莒就发现原本摩肩接踵的人群,变得奚落起来,他当机立断命令李达继续开道,往前挤去。

这一次比之前顺利多了,一行人很快就往前行了一大段距离,但越往前人就越多,要不是赵与莒命令李达不可打出旗号,李达早就想冲着人群中吼上一句:“你们鸣不平的沂王

殿下就在这里,还不速速让路。”

没办法,李达心中憋着一口气,往前挤的动作就更粗暴了一些,他手下的侍卫们收到他的影响也开始越来越用力的向前挤去。

赵与莒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高台上辩论的二人身上,等他回过神来发现时,已经晚了,情况逐渐变得失控起来。

前方民众被李达等人猛地一挤,重心纷纷前倒,压向更前方的人群,一波压着一波,不断有人重心不稳倒下,同时蔓延向更前方的人群。

李达见自己造成了这样的混乱不禁目瞪口呆,而回过神来意识到发生什么的赵与莒心中一揪,后世诸多踩踏事件的新闻涌入了自己的脑海中。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李达,顾不上跟他多说,脑中回忆起踩踏事件都是因为人群慌乱,导致的踩伤,心中迅速下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