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45章倒春寒(中)

    利税抽空了企业发展的血液,这点也是实际摆在面前的。

    只要厂子的机械还能维持运行,利税就要上缴,是不能留在厂里做技术革新的。

    这也是无奈之举,你留我也留,利税,可能也就只能剩一个税字了。

    几百亿、几千亿的收入,一多半都是利税来创造,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李胜利要把‘利’字拿掉,这也是触及根本的做事方法。

    李怀德这边倒是敢帮着太平庄报税,但他不敢公然将这个‘利’字拿掉。

    这就是公私之间最大的不同了,石钢跟轧钢厂上缴利税,那是正经合理、合法的。

    但集体企业的利,私人企业的利,该怎么分配,如今才是议论的焦点。

    李胜利所说,交足国家的的,剩下的都是集体的。

    这话自然有人说过,但遭到的质疑也最为严重。

    因为这是不符合理论的资本之道。

    “先做,说不说的再看。”

    这事上,李胜利也没什么坚持。

    这就不是一句‘坚持’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涉及到的是更深层次的博弈。

    这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这需要说错的下去,做对的上来,是宦途的一次洗牌,而且规模不小。

    “这样最好。

    关支书,你去前面催催饭菜……”

    能让关大拿听的说完,李怀德这边也不客气,直接就撵他去外面催饭菜了。

    接下来的话,就不是关大拿能听的了。

    关大拿这边也是识趣,见自己也听不明白两人之间的话语深意,便起身出去了。

    “胜利,我这边倒好说。

    杜主任那边的压力,最近大的厉害。

    许多人,现在都将矛头对准了杜主任。

    你这边,不给杜主任分担一些?”

    这段时间,因为市场的红火,李怀德这边备受攻讦。

    提出市场论的铁杆杜老爹,承受的压力,可比李怀德大多了。

    从近期杜老爹没有找自家贤婿问计,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许多谋划都已经到位了,如今需要的只是坚忍。

    坚忍的时候,就只能自己忍耐了,用不着贤婿出什么主意了。

    “我怎么分担?

    把那些人都给干死?

    我也就这招了,但这招也肯定不能用,等吧!

    总有契机会来的。

    最近小心些,津门的物资公司,要尽量多拉部里的人。

    现在市场上的原料紧缺,伱也联系一下外边,缺什么就进什么。

    但进来之后,不能出货。

    不成就在津门港附近,再建一座大一点的货场。

    资金方面,你也不要有顾虑,只管进货、囤货就好!

    记住!

    高价货,物资公司这边一斤一两也不能出。

    谁的批条也不认。

    下面的人,如果私自做事,千万别跟他们客气,以货值论,都送去打靶!

    不管涉事的是谁,不管谁来求情,记着杜主任的电话也是一样。

    出了问题,就按规矩解决问题。

    囤货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问题作为说辞的。

    那批货出了问题就封存哪批货,上面调拨也不给,就说要等事情处理妥当才能出货。”

    李胜利刚说要大量进货的时候,李怀德也以为是在囤积居奇。

    但听到最后,他也就之道,这事可不是囤积居奇那么简单了。

    杜主任的话也不听,显然就是在憋杀手锏之类的绝活了。

    想着日渐紧张的物资市场,李怀德还想再说点什么。

    但老李的嘴唇只是动了几下,差点憋不住的话,终是给吞回了肚子里。

    一场精心准备的酒局,一一点滋味也没喝出来。

    李胜利也就知道,为什么白酒会流行了,自打民国之后,从上到下,谁不是诸般愁绪在心头?

    黄酒淡泊的酒力、闲适的饮用方式,显然是不符合时代潮流了。

    一口烧酒解千愁,一碗烈酒胆气生,才是符合时代步伐的。

    连坛带酒四十多斤的一坛老黄酒,三人的酒局,不过喝了两三斤。

    剩下的都被李胜利连同酒器,一起带回了王家老宅。

    许多人需要烈酒浇愁,李胜利这边还是相对闲适的。

    回到马店集王家老宅,李胜利也如手上的动作一样,没干什么正事,而是找到了跟丁岚他们一起,走读在马店集的付宜卿。

    来到李家所在,风雨之中就患了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的胖老太太李许氏,依旧活的康健。

    如今的农村,妇女寿限大过男人,也是很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如今地里的活计,也真的需要玩命干。

    透支生命的干活方式,让大多数农村男人,很难有六十岁以上的寿命。

    农民肺,对农村男人而言,无疑就是阎王爷的请帖,熬过去了,寿限破六十,熬不过去,到哪算哪,这也是现实条件。

    “胜利来了,点翠,沏茶换上老生戏。”

    自打儿子李桦去了,胖老太太李许氏这边也不见悲戚,日子过的依旧,想来是见多了生离死别,已经习惯了。

    李家的小孙子,李老太太这边也有处置,没有留在家里,而是花了一些代价,托付给了山上村的杨玉莲。

    这也是大家处理关系的一种方式,李胜利这边也就知道权当不知道了。

    与付宜卿相比,老太太的甥女许点翠,每逢李胜利来的时候,倒更像他的女人。

    对此,李胜利也跟老太太说过,但李老太太说来就更简单了。

    ‘她当你是他男人,日子就可以过的下去了。

    你随意,也随她的意就好。’

    对此李胜利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改嫁,对许点翠而言也是不可能的。

    她若改嫁,就没了李家,即便李家有孙子也是一样没了李家。

    她若不改嫁,即便没有子嗣,那李家也能维持到她身死的那一刻。

    将付宜卿推出来,将甥女许点翠留在身边,李老太太为李家,也是能做的全做了。

    安排好之后,李老太太也不在院里讨嫌,而是自顾去相熟的农家找乐子去了。

    独剩下两个媳妇在家。

    给李胜利沏了茶水,唱机上换了老生唱片,许点翠便如以往一样,站在李胜利身后,给他轻轻的捏起了肩,这也是李老太太为甥女争取来的。

    不用李胜利多说什么,不一会儿,收拾了一下的付宜卿也站在了他面前。

    胖老太太李许氏很清楚,她所在的李家,想要恢复家门,必须寄居在李胜利这棵大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