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换上男装的赵浮岚,在步出青鹊斋后,环顾四周的景象,忽感物是人非。

    临安城依旧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而苏堤两侧亦是春山如笑,羌管弄晴。

    可这里再不会出现祖父的身影,再也看不到他的音容笑貌,不过是浮华眼前度罢矣。

    想到此,她的步伐渐渐沉重……

    “三娘!”

    就在她疾首蹙额之际,一名身着窄袖长袍的中年男子走近,向她行了一个拱手礼,便领着她上了马车,驶往自己开设在众安桥的书肆。

    此人姓杨名木人,是“仁沐”书肆的老板,但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后妃外戚。

    “第一期青鸟小报全部售罄,百姓的反响很好,街头巷尾皆在议论此事,眼下亟需新的内容,每日一出,才能成为真正的临安小报。三娘你看,新一期小报的内容是就第一期进行扩展,还是写别的逸闻轶事?”

    待马车驶出,靠窗而坐的杨木人转身看向面对正门而坐的赵浮岚,与其磋议。

    最近在京中横空出世的青鸟小报正是出自二人之手,由赵浮岚提供初稿,杨木人通过自家书肆进行印刷,再派发给“共朝报”和闲散书生进行售卖。

    而“青鸟”二字,便是由赵浮岚所取。

    意为青鸟传信,仙山无阻。

    赵浮岚早有构想,随即说道:“前有贤臣中毒暴毙,今有权臣秦楼楚馆迷醉眼。”

    “好!就这么写。”

    杨木人双掌齐拍。

    而后,二人便对第二期的内容如何博眼球进行了一番热议。

    不知不觉间,马车已抵达“仁沐”书肆的前店,杨木人先一步下车,刚要转身去扶赵浮岚,后者已纵身跳下,广袖随风摆荡,显得英姿飒爽。

    不愧是人送“京城霸王花”的赵三娘!

    杨木人暗自赞叹。

    而赵浮岚则对这间作为自己反击工具的书肆兴致盎然,随即左顾右盼。

    众安桥作为十里御街的第三段,商娱结合,坐拥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的北瓦,热闹非凡,连带着这间供人文墨客消遣的书肆也是人头攒动。

    其门面通通敞开,目之所及,全是书架,上面整齐罗列着各种书册,门面上方还高挂着“发兑古今书籍”的红边白布店招,可见生意甚广。

    在前店逛了一圈,赵浮岚便跟随杨木人来到后店。

    亦如其他上规模的书肆,这里同样前店经营,后店印刷,自给自足。

    而不同之处在于,这里选用的纸张皆乃皮纸,而非价格低廉的竹纸,就连他们印刷的小报,也是用的皮纸。

    对此,赵浮岚提议,改用竹纸,以免独树一帜遭人怀疑。

    “行!我听三娘的。”

    杨木人没有意见,跟着问道:“还有哪些地方需改进?”

    赵浮岚环视着周围,莞尔说:“杨老板的书肆已是应有尽有,别说小报,便是在此处印刷邸报也不成问题。”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