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朱靖垣在军械部的会议室停留了大半天,把下一阶段的战舰设计和建设计划基本确定了下来。

    一直到下午放衙的时候,朱靖垣才直接回了后宫,第二天继续忙活日常的工作。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大明朝廷逐步进入了年终状态,各方面的总结和统计工作陆续展开。

    各个方面送到朱靖垣面前的消息,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好消息。

    两千万的军队动员计划已经基本完成,成功组织起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军事力量。

    最靠近泰西前线的主力部队,完成了新一轮的全面装备升级,螺旋桨战斗机全面退居二线。

    第一批导弹化改装的战舰重新回到现役,带着禁军系统的新元素武器部署到了大秦海和大西洋区域。

    虽然二线部队全部喷气化、导弹化还需要时间,但第一个大阶段的主力部队的准备已经完成了。

    已经可以找个目标下手暴揍一顿了,就看德意志和露西亚人会不会跟大明动手了。

    德意志人和露西亚人现在停不下来,大明现在其实也已经停不下来了。

    大明虽然有钱,但也不是无限制的浪费的。

    现在的军事力量动员起来了,但是最终没有使用并获得收益,而是强行憋回去的话,也肯定是很难受的。

    所以,就算是德意志人和露西亚人从现在开始不犯蠢,尽可能避免跟大明冲突,也已经没有意义了。

    大明就算是现在强行找借口,也会把剩下的泰西国家打一顿,然后征服泰西大陆的。

    更何况,大明在舆论和宣称方面,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英国现在就像一根棍子,竖在德意志和露西亚人背后,他们不可能不想办法处理掉。

    临近年代的时候,英国人的消息终于送到了朱靖垣面前。

    英国国王签署的英国朝廷的文件,算是通过官方的外交途径,转达了德意志人的意图。

    夏洛特通过私人关系,直接跟朱靖垣打电话说明了情况。

    德意志人要求与英国和谈,并且再次组建反明同盟的消息,对朱靖垣而言也可以算是好消息。

    朱靖垣收到消息之后心情还算不错。

    让通政司通知最重要的官员和将领们到武英殿军机处会议室开会。

    朱靖垣自己先跟夏洛特聊了一会儿,主要是跟她再次说明了大明的态度,也安抚住她的心态和精神:

    “你那边不用太过担心,大明肯定会出手控制泰西大陆的局势的。

    “泰西大陆乃至英国本土,都被德意志和露西亚统治的情况,是不符合大明的利益的。

    “大明现在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已经随时可以直接参与泰西大陆上的战争了。

    “但是大明会在相对合适的时机出手,除非有了不得不马上出手的条件。

    “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已经成为了英国的国王的话……

    “如果你的父王,做不出这种决定的话,为了你们一家人的安全,我建议你们提前到美利坚去躲避。”

    夏洛特其实是有些紧张的,现在的局势实际上已经非常危险了。

    夏洛特亲自打电话,最想要确认的事情,其实是大明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夏洛特知道大明肯定会下场,甚至早就知道德意志和露西亚的胜利,有大明的纵容的原因。

    但是夏洛特也稍微有点担心,大明这种操作会不会玩脱了。

    别大明自己还没准备好,英国就已经被德意志和露西亚人给占领了,然后对大明发动突然袭击。

    现在从朱靖垣口中得到了直接的说明,夏洛特顿时就放下了心来:

    “陛下您也不用担心我,我会尽可能说服我父王的。”

    朱靖垣跟夏洛特透漏了口风,安抚了她的情绪之后,摆驾去了武英殿。

    参加会议的人员已经到齐了,朱靖垣到了之后直接坐在专属于皇帝的上位。

    接受参会人员的朝拜,然后让通政司的人员把英国人的消息发了下去。

    不少将领和大臣看到消息内容,都有些按捺不住的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这场前所未有的战争终于要开始了!

    朱靖垣等他们看完之后,就直接下达了两条命令:

    “鸿胪寺回复英国人,赞赏他们这次的行为。

    “告诉他们,再次组建反明同盟,是对西洋海角合约和国际联盟秩序的直接挑战,大明绝对不会允许。

    “一旦反明同盟真正成立,大明将立刻对所有反明同盟成员宣战,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

    “让英国人努力坚持抵挡,守住他们的本土,大明不会让英国灭亡的。

    “大宗伯,一旦德意志、露西亚、意大利三国对英国宣战,就立刻对三国发出最后通牒。

    “他们三国的暴虐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全世界的和谐与稳定。

    “他们的王室,作为泰西族群的统治者和百姓,自己没有能力通过和平手段,给本族人民带来和谐美满的生活。

    “他们作为泰西大陆上最主要的族群,他们没有能力建设和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反而把主意打到了掠夺兄弟族群的头上。

    “罪大恶极,人神共愤。

    “关键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大明的调解,始终无视大明的警告和提醒。

    “可见其都是不知礼法,不通人性的野兽。

    “必须严格约束和管教。

    “要求露西亚、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立刻停止一切作战行动,无条件投降并接受大明的彻底改造。

    “如果他们对此仍然不服从,不配合大明的要求,没有悔过的意思。

    “那大明就不得不出手吊民伐罪,荡涤乾坤了。”

    沈复和鸿胪寺卿立刻站起来躬身答应着:

    “臣遵旨。”

    朱靖垣转向武官们继续吩咐说:

    “成立泰西作战指挥部,执行泰西作战计划。

    “中军都督府大都督杨遇春担任总指挥,全面负责后续泰西地区作战行动的指挥任务。

    “中军、右军、后军、前军都督府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其他都督府及皇庄部队全体,海、陆、空、禁四军进入最高级别的实战警备状态。

    “等候朕的最后命令,随时进入战斗状态。”

    所有武将和参谋们全都站起来,听着朱靖垣说完之后行礼的同时大声答应着:

    “臣遵旨。”

    朱靖垣轻轻颔首回礼,然后非常认真的继续吩咐和要求:

    “此次行动,不求速战速决,

    “但求除恶务尽,以永绝后患为最高目的。

    “对于抵抗最为剧烈的地方,为我大明子孙千秋万代计,可援世祖光武皇帝陛下于日本成例。

    “焚书、拆庙、平坟——

    “事后论功行赏,最高可在泰西分藩就国,传承五代。”

    朱靖垣说到“日本成例”的时候,好几个将领都下意识的吞了吞口水。

    说出那三个词的时候,包括这次行动的总指挥杨遇春在内,甚至差点开口打断朱靖垣的话。

    只是朱靖垣说的太快,杨遇春反应过来之后,朱靖垣就已经说出来了。

    这两句话说出来之后,后面再打断就已经没有意义了。

    大明皇帝在说话的时候,特别是吩咐下面人做事的时候,有臣子出声打断的事情可是很少会出现的。

    对普通人而言,打断对方的正常表达,都可以算是不礼貌的事情,更何况是面对皇帝。

    以往根本没有人敢于这么做,也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大明皇帝不是完全不听臣子的劝说,只要等皇帝说完了想法之后再劝就行了。

    杨遇春也不是傻子或者小年轻,现在本来已经要退休的年龄了,就等着这次大战之后功成名就的荣退呢。

    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打断朱靖垣的话,就是不想让朱靖垣把后面几个字说出来。

    大明的世祖皇帝在日本事务定下了什么成例?

    焚书、拆庙、平坟——

    抹去了日本本土留下的一切文化记忆。

    目前获得的结果是非常显著的,日本人已经事实上消失了。

    但是,在杨遇春以及其他的大明臣子眼里,这种事情显然都是属于绝对的脏活。

    作为皇帝是不应该说出来的,甚至是不应该“知道”的。

    正常情况下皇帝也不会说出来。

    皇帝只要单独召见负责的将领,言语之中稍微给点暗示,将领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可是朱靖垣这个“仿世祖陛下于日本成例”都已经是明示了。

    后面更是把目标直接说了出来。

    皇帝愿意担负这种责任,而不是交给臣子去自行理解,当然是对臣子的照顾。

    但杨遇春这种老臣,也同时觉得让皇帝直接说出这种命令来的话,就属于自己的失职了。

    后面自己能够去做的,只能是把皇帝的命令执行的尽可能彻底了。

    更何况,皇帝后面还给了承诺。

    干好了可以直接裂土分封,在泰西大陆上得到一块土地,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君主。

    虽然只能传承五代,但这份奖赏仍然令人无法不动心。

    杨遇春为首的将领们,全都绷紧了身体,用力的捶胸行礼,同时大声喊话:

    “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靖垣也握拳回礼,然后让他们都坐下,继续讨论未来的作战规划。

    参与泰西战争,是大明军方早就确定的事情,作战方案当然也都已经做好了好几套。

    现在就是最终敲定一些细节层面的选择和安排。

    第二天上午,英国外交部门收到了大明鸿胪寺的回应,内容是对于朱靖垣的意思的完善和整理。

    英国首相詹金逊看了之后,马上通知了韦尔斯利和纳尔逊,一起去宫里拜见国王和王储。

    詹金逊将报告递给国王乔治四世,同时口头大致说明了情况。

    乔治四世看完也听完之后有些疑惑的追问:

    “大明似乎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回应?

    “大明只是说,不允许再次出现反明同盟,否则他们会直接宣战。

    “但是,如果我们不跟德意志和露西亚议和,反明同盟也就不会出现啊?

    “那大明也就不会参与我们与德意志和露西亚人的战争吗?

    “说是不会让英国灭亡,但是甚至没有提到出兵保护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