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七章、票房之谈,谋遏威胁

    事情果然就如同王晶说的那样。

    隔天下午都没到,《情网》这部电影才上映四天不到就下画了。

    之后就是《表错七日情》独孤求败的日子了。

    3月18号,《表错七日情》上映八天后,正式下画,票房统计412万港元。

    不出王晶所料,他的四百万大导演的位置坐稳了。

    香江电影特点之一就是快节奏,资金收回快。

    一般电影上映不会超过半个月,这还是卖座的电影。

    偶尔大制作的卖座电影,才会上映达到一个月时间。

    但这种电影整个香江一年都不容易遇上几部。

    大多数电影其实也就一个周的时间,像邵氏那种以量取胜的。

    不少更是直接三天下画,然后接着下一部,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邵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陷入了老年期,早已被嘉禾取代了香江电影霸主的地位。

    甚至如果单论电影质量而不论盈利的话,很多香江独立电影公司都比邵氏强。

    如果不出意外,历史上1986年邵氏就会停止制片业务,邵氏电影的声音将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可惜了,本来《表错七日情》的票房潜力还没有干枯的,却就要下画了!”

    一家饭店里面,赵雄和王晶面对面坐着,王晶一脸叹息道。

    “啪”,赵雄将一本杂志放在了桌上道,“你这么确定?那嘉禾干嘛还要下画,难道他们不想赚钱”?

    如果仔细看桌上的杂志,就会发现名字是“电影双周刊”。

    上面不但对《表错七日情》这部电影大加赞扬,而且对女主角也就是米雪的表演也是极为欣赏。

    当然,字里行间也没忘了提到黄日华这个新人男主的良好表现。

    这个时期香江可没有什么专业的电影杂志和组织。

    大多数电影评论都是知名作家和媒体人在报纸上刊登,他们一般兼任报社的专栏作家,负责提供文章。

    而1979年1月开刊的电影双周刊就是其中第一家专业电影杂志。

    也是历史上唯一一家生存到21世纪的专业电影周刊,还是后来香江金像奖的主办机构。

    “还不是为了给下一部电影腾位置?

    虽然《表错七日情》票房潜力还在,但是毕竟已经到尾声了。

    嘉禾这时候重新上映别的电影,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对于院线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一天都浪费不起。”王晶道。

    此时饭菜还没有上来,倒是方便他们聊天。

    “还有票房分账,我们这次算是托了利先生的面子,加上是小制作,所以可以分到45%的票房,也就是185万。

    要是换了我们亲自去谈,最坏的情况下,能不能拿到40%的票房都不知道。”王晶又道。

    《表错七日情》票房412万,赵雄公司分到了185万。

    除去拍摄成本(80万预算没用完,只用了不到70万)和各种其它杂费,净赚100万还多。

    因为没有渠道发行到东南亚国家,因此赵雄将电影的外埠发行权卖给了嘉禾,价钱300万,所以加起来净赚400万。

    本来对于今年来说嘉禾这价钱是很低的,因为在香江票房好的电影,卖到东南亚一般都能翻两三倍。

    甚至大制作还能更高。

    但是弱国无外交,赵雄也没办法,只能狠心卖了。

    须知412万港元的票房已经很高了。

    今年以来,除了年初的《师弟出马》票房1102万和《惨痛的战争》票房942万比《表错七日情》高之外,其它电影没一部票房达到300万的。

    1978年票房冠军《卖身契》票房782万,第十名《中华丈夫》246万;

    1979年票房冠军《笑拳怪招》票房544万,第十名《南北醉拳》286万。

    从这些数字,就可见《表错七日情》的外埠发行权被嘉禾压得有多狠了。

    ……

    香江因为地小,电影院集中,宣传手段也集中在电影院,而不是电视。

    这时还有没出现的互联网等那样的全方位的渠道。

    因此独立电影公司完全可以自己发行自己的影片到院线上映。

    可以自己跟电影院谈,不用经过别的大公司发行,从而能够节省一大笔发行费。

    要是放在美国和21世纪的中国,这么大地盘,这么多电影院,要是小电影公司自己发行电影,一家家去谈,不知道得付出多大成本。

    而且没有传媒渠道,也不知道效果怎样。

    还得冒着破坏行规,得罪发行商的风险,还不如直接让大发行商发行呢。

    “院线啊?”赵雄不无感慨地嘀咕了一句,眼里带着沉思。

    “是啊,没有院线,电影公司就处于弱势地位,哪怕你花大价钱拍了电影,上映的事情还是要看院线脸色。

    好比嘉禾,我们这次是运气好,一来是利先生帮忙发行的,嘉禾多少会给面子。

    二来也是嘉禾没有电影在这时候上映,否则搞不好我们能不能上映到八天都是问题。

    可能五天,在票房潜力不能为他们带来划算的利润的时候,就得下画了。

    所以啊,在香江,院线为王啊!”王晶喝着茶叹道。

    “胖子,香江有几条院线啊?”赵雄问道。

    “别看香江地方不大,但是电影院可不少”,王晶侃侃而谈。

    “最大的三家院线就是邵氏、嘉禾还有金公主院线,另外有一家安乐院线负责在香江发行西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独立电影院,但是这些独立电影院设施很差,座位也不多,一般都是那些小制作电影和无法上映的电影去那里上映。

    当然,最多的还是色情和凶杀充斥的那种电影,你懂的”。

    说到最后王晶还朝赵雄挤眉弄眼,配上一双小眼睛,简直猥琐而搞笑。

    赵雄嘴角抽了抽,这胖子果然很猥琐,他很想说我不懂。

    “继续说!”

    “OK,邵氏、嘉禾还有金公主院线都各自有近20家影院,加起来占据了香江一半以上的影院数量。

    而且无论地段、装修、座位和舒适度,都是其它独立电影院望尘莫及的。

    可以说,香江的主流电影放映,基本都是在这三家。”

    “邵氏大片场制度,制片、发行和上映一把抓,因此自产自销。

    现在更是多拍低成本电影,以量取胜,薄利多销。

    虽然因此赚了钱,但是影片质量太差,谁都知道这种模式没落的日子不久了。”

    “嘉禾是当年邵氏的大将周文怀出走邵氏后建立的,初期只是租用了已经倒闭了的国懋影业的几家电影院。

    后来嘉禾慢慢做大,和很多大电影院签约,组成了嘉乐院线(因属于嘉禾,为方便,称嘉禾院线)。

    也因为有了院线支撑,因此嘉禾已经取代邵氏,成为了香江电影霸主。

    然而因为嘉禾不像邵氏搞薄利多销。

    因此要保证电影质量,这样就难免拍片考究些,导致一年产量有限,院线也就有些片源不足。

    所以嘉禾院线会放映独立电影公司的电影。”

    “最后的金公主院线以前叫丽声院线,历史也很久了,今年才改名为金公主院线。

    它在香江跟邵氏和嘉禾院线其实可以并驾齐驱的。